我在民國96年59歲時以710元薪级的副教授職退休,任教生涯含私校11年共計35年。當時會提前退休,是認為退休俸已堪養老,早點把位置讓給年輕人升等,自然不會料到後面的年金改革。當退休軍公教成為眾矢之的時,在大勢所趨之下,許多人包括我,心中縱使委屈,也都選擇配合,主要是認為在眾多學者專家的規劃之下,新訂政策應該是更為公平的。
沒想到近日與學校後來退休的幾位教師聯誼,竟發現我這個年功俸到頂,還在教務處兼了18年行政主管的副教授,退休俸竟遠遠落在助教升上來的講師之後,對方月退俸7萬多,幾乎超越我目前月領約2萬元。尤其令我尷尬受傷的,是我還要再逐年扣減本俸至118年到4萬5為止,也就是說到我80歲的時候,過去的所有努力似乎都看不到了。
沉默了那麼久,沒有真相沒有傷害,於是帶著股悲憤的心情,向學校人事室查詢,歸結了以下三個原因:
(1)退休俸是以本俸的兩倍來計算,而不是以在校薪資加研究費來計算,由於本俸各級差距甚微,是以過去殫精竭慮爭取來的升等級距在退休俸的計算上意義不大。
(2)公校教師退休年資可將過往公務單位約聘人員的年資列入,這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等級的工作年資併入教師退休年資計算,導致整体任教年資可高達40年。
(3)用兩倍本俸來乘入替代率,替代率又完全是以年資長短來衡量,若助教升上來的講師在年資上佔了優勢,就會導致最後領到的退休俸竟比在職時的本俸還高,甚至高過於副教授教授。
得知這個結果我無比挫敗,不知道這年金改革的公平性在哪裡?我只知道我們是早期台灣社會最能共體時艱的一群,但凡有天災人禍,直接從薪水扣繳一日所得,尤其我們當時的薪水還遠低於許多私人企業。我也搞不懂什麼新制舊制,我只知道我站在講堂上都是始終一致。這年金改革,只比長短不比厚度,只砍舊制不減新制,讓斯文尊嚴掃地,想我當初還是在國內讀的研究所,而那些遠度重洋至名校修博士到兩鬢飛霜的教授,投資報酬率更是慘不忍睹!
所謂舊制新制都是政府的政策,不是我們的選擇,溯及以往的改革我們也無法有所作為,為了日後的生活保障,在校的同仁幾乎都做到屆齡退休,世代交替步伐放緩,有名望的教授另選高枝,台灣的高等教育留不住人才,敬愛的教育部長,還有參與年金改革的專家學者們,這是您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相關報導: 孫鳳群觀點:停止年金遞減合法合理,不要再抹黑軍公教!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