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攝取低碳水化合物,愛吃多少脂肪都行?減肥神速的「生酮飲食」跟你想的不一樣…

2019-03-06 15:45
強調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生酮飲食」興起,但專家卻點出:會不會發胖是要看你吃的是哪一類的碳水化合物來決定。(圖/取自youtube)
強調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生酮飲食」興起,但專家卻點出:會不會發胖是要看你吃的是哪一類的碳水化合物來決定。(圖/取自youtube)

你是否身上有一些「小毛病」,包括睡不好、便祕、腰痠背痛、精神不振,或是酸甘油脂、血糖或膽固醇的檢測指標不正常。其實,許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尤其「民以食為天」的觀念根深蒂固,飲食不但很重要,吃對食物更是關鍵!隱藏在口腹之慾背後,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肥胖,馬上令人聯想到攝取太多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製食物及糖分是罪魁禍首。於是像是強調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生酮飲食」便興起,到底哪一些觀念對健康最有利?

肥胖可能是攝取太多碳水化合物造成的嗎?

從世界衛生組織持續研究全球肥胖的議題之中,我們可以發現從1975 年到現在,全球肥胖人口比例增加3倍。從研究資料判斷,嚴重肥胖快速成長原因不是吃太多的「數量」問題,有可能是攝取太多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製食物及糖分所形成。

知名新聞主播及媒體人閔傑輝Jeffrey H. Mindich,在其新書《閔傑輝的健康解碼》中表示,有鑑於此,不少媒體及人士開始對碳水化合物進行「妖魔化」宣傳,並主張採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根據他們的說法,只要吃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愛吃多少脂肪隨你決定,身體自然就會苗條健康,目前正流行的「生酮飲食」就是典型代表。

生酮飲食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引起討論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快速且蓬勃的發展,引起不少人的關注,而且覺得訝異,因為這與目前全世界活得最健康、最長壽族群的吃法背道而馳。這些長壽族群吃的都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沒有精緻的全穀類、豆類、水果、蔬菜等,裡面所含的脂肪量並不高,但他們沒有肥胖問題,更不用說嚴重肥胖。這些食物幾乎與生酮飲食法主張的食物完全相反。

事實上,碳水化合物進入身體後,會分解成葡萄糖,這是身體製造能量的營養素,對腦部發育及開發很重要。沒有被身體利用的多餘葡萄糖會存在肝臟及肌肉中做為「肝糖」,等到葡萄糖的儲存量太多,已經超越肝臟及肌肉負荷時,就會轉換成脂肪。

會不會發胖取決於:你吃的是哪一類的碳水化合物

一聽到葡萄糖會轉換成脂肪,很多人會覺得糟了,身體會發胖!閔傑輝表示,其實不然,會不會發胖是要看你吃的是哪一類的碳水化合物來決定。如果你吃到的碳水化合物不是來自精製澱粉,而是全穀類、豆類、蔬菜類、水果類等,這類食物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含量高,會使其消化速度比較慢,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也會很緩慢,因此較不容易發胖。

另外,身體還可以從這些食物吸收到各種有益身體健康營養素,譬如: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及植化素等;如果你吃到的碳水化合物來自精製澱粉或糖類,例如:波羅麵包、蛋糕、白米及白麵條⋯⋯等,這類食物沒有膳食纖維,裡面所含的糖分很容易被身體消化,快速進入血液中,無法被身體有效利用及儲存,甚至還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引起慢性發炎或胰島素過量的問題,這些多餘的葡萄糖最終會轉換成脂肪儲存,形成肥胖。

減少精製澱粉,主食吃全穀類食物燕麥、藜麥、小米等

為了避免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最關鍵的做法是主食吃全穀類食物,而非精製澱粉類,雖然糙米口感與白米不同,慢慢嚼不但更有味道,並且營養價值比只含澱粉的白米高很多。此外,燕麥、藜麥、小米、野米、蕎麥⋯⋯等,這類全穀類食物含有豐富營養素,可以做為每日主食。其他,像:地瓜、芋頭,雖被列為蔬菜類,卻是許多傳統族群的主要食物來源,兩者都含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含有多種營養素,有益身體健康的食物。

小心隱藏「糖的危機」!適度食用低升糖指數GI的水果

另外,造成肥胖還有隱藏在生活中「糖的危機」!攝取過量糖分危害到全球居民眾的健康已是不爭事實,有鑑於此,2014 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減糖建議標準,將原先建議的每天糖分攝取不超過總熱量10%,下修到5%。以平均來算,每人每天約減6 小匙的糖分,約為25 公克。

該如何知道哪些食物的糖分很高,又該如何避免?最便利的做法是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營養標示,台灣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衛生福利部會依法要求食品業者將營養成分標明在包裝上,所以購買或食用以前,務必詳閱營養成分,才會清楚究竟吃進了多少公克的糖分。

明知吃含糖食物對身體不好,可是嘴饞想吃點甜食,該怎麼辦?低升糖指數(GI)的水果是完美的甜點,而且含有豐富膳食纖維,進入血液中的速度緩慢,不太會引起糖代謝內分泌的錯亂,同時含有不少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質成分。

文/黃曼瑩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原標題:肥胖都是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害的?生酮飲食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相關報導: 常放連環屁代表消化好?可能是你的腸道在求救…德學者揭「低產氣飲食法」遠離腸胃病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陳憶慈

更多文章
遭爆在北農「365天有300天都在喝酒」 韓國瑜回應了!
中國再度調低經濟成長預期,李克強端出哪些對策?
新新聞》「貨出人進」政績有點虛,韓國瑜棄市長選總統正當性不足
北市府11台電腦被駭 柯文哲訪美行程沒外流
公投法力拚本會期完成修法!民進黨團周五召開公聽會
一口氣納管10領域!NCC全面限縮陸製設備 未來民間廣播、電視等都得配合國安單位
新新聞》吳敦義競而不選想當Kingmaker,朱、王捉對廝殺勝負仍難料
麥可傑克森孌童黑史再被揭露,世人如何看待?粉絲心碎:我花了一輩子愛他,現在愛情結束了……
近5年酒駕肇事造成600人死亡 徐國勇提增加熱點攔檢 盼「他律變自律」
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不公布?藍委憂「步同婚專法後塵」 綠委:跨部會協商後再公布
磁帶根本沒死,未來還可能大翻身?揭密這復古科技的「超強優勢」,竟連NASA都還在用
控張景森與業者利益不清遭認定「侵害名譽」 吳子嘉二審判賠20萬
陳佩琪告三立敗訴、法院認證柯文哲財產來源不明?真正的原因在此
新新聞》選總統,吳敦義保留萬分之一可能性給韓國瑜
外國人讚不絕口的台灣零食!除了珍奶、雞排他們還愛這一味,紐約時代廣場路人試吃小泡芙【影音】
蠱惑兒童自殘的「MoMo鳥」根本是一場騙局?但上傳者的「背後目的」看了還是超毛…
NBA》勇士眾將手感低迷 慘遭綠衫軍血洗33分
消失的「中國製造2025」...李克強報告絕口不提,中國走回鄧小平「韜光養晦」老路?
桃園市長鄭文燦訪美見同志外交官 國務院代理副助卿史墨客伴侶來自台灣
為何你的簡報都沒人認真看?行銷專家3張投影片告訴你「真相」,字滿為患更是大忌!
MLB》塞佛里諾受傷洋基先發有隱憂 《紐郵》建議開給凱戈「枕頭合約」
拆定了!文大「大典館」屬危害公共安全違建 北市府:不得補照,限期拆除
「從暖冬到春遊」專案 觀光局補助連綠委都不挺:會像百貨公司,沒有週年慶就不買
金正恩又在偷偷摸摸?南韓國家情報院:北韓開始重建東倉里飛彈發射場
柯粉俱樂部協會3月中成立?柯文哲:以「柯文哲」為名臉書超過30個,應將版主找來溝通、認識
環團批測站PM2.5監測值飆高就「維修」 環保署澄清無造假
盼立委補選全壘打!4太陽齊聚營造團結氣氛 吳敦義:延續九合一大勝氣勢
邀外媒參觀深圳總部、在歐洲成立網路安全實驗室...挽救國際聲譽,華為頻頻出招
中正紀念堂轉型》藍委轟促轉「用新威權打掉舊威權」 鄭麗君:不接受這標籤
白綠較勁?鄭文燦訪美「更上層樓」 柯文哲:沒關係,外交要很多人一起做才有辦法
NBA》林書豪狀況不佳僅拿2分 暴龍12分差敗給火箭
「菸價漲了戒菸也沒人感謝」 他批民進黨:改革到現在只有受害者
中方杯葛我參加世衛流感疫苗會議 專家怒批:嚴重違反台灣健康人權
談「春遊專案」3大目標 林佳龍:讓大家不要集中在同時間、去同地點旅遊
曾是大清朝的「國語」,現在成瀕臨絕種的語言…揭秘「滿文」曲折離奇的前世今生
NBA》「希臘怪胎」來自希臘? 字母哥盼回奈及利亞尋根
批擁核方民間能源會議「山寨」 環團隔日要開「正港」能源會議
21億個假帳號亂竄!中國臉書被禁卻「量產假帳號」…FB忍無可忍,揪出4中國公司怒提告
陳佩琪告輸三立 柯文哲:好啦好啦,回去看判決書再說
死人床、高壓電擊、牙籤刺指縫...法輪功學員在華府講述遭關押慘況,美呼籲國際社會關注
雨傘不離身! 北部明後天僅12度 溼冷天氣一路到周末
孔子學院的「監控」到底多可怕?美國調查報告揭秘:它們是洗腦年輕人的學術惡意軟體
台中空氣品質上比東京?環團質疑環保署技術性讓空污資料消失,測站PM2.5監測值飆高就「維修」
NBA》楊恩明星賽後表現出色 歸功老大哥給意見
膽固醇原來有分好壞?日本醫學博士公開「減少壞膽固醇」的唯一方法!一次破解多年迷思
「默默進了白宮」後今又訪國務院 鄭文燦臉書打卡:這才是美國國務院大廳!
「國寶還給我們!」衣索比亞政府要求歸還19世紀皇帝的頭髮 英國國家陸軍博物館同意
每一首都是時代的眼淚呀!挑戰!聽前奏猜那些年一起看的偶像劇!【影音】
NBA》湖人戰績低迷 詹皇:除非受傷不然不會坐板凳
「孩子,歡迎來到這個世界!」洪慈庸順利產女,臉書曬照感性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