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債券(U.S. Treasury Bonds)被譽為全球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之一,長期以來被視為「無風險」的代名詞。然而,隨著美國債務規模不斷攀升、財政赤字擴大,以及債務上限談判屢屢引發市場波動,投資者不禁開始疑問:美國政府債券真的會違約嗎?
本文將結合「債務人的還款來源」(Source of Repayment)與「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 CDS)的概念,深入探討美國政府債券的違約風險,並分析其背後的還款能力與市場信號。
美國政府債券的還款來源:無與倫比的優勢
要判斷一個債務人是否會違約,核心在於其「還款能力」與「還款意願」。對於主權政府,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市場,其還款來源具有獨特的優勢:
徵稅的行政能力(Sovereign Right to Tax Economic Activity)
美國政府擁有強大的稅收能力,支撐其償債需求,美國經濟規模龐大,2024年GDP超過29.2兆美元,稅收收入為政府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這種徵稅權力是主權政府償債的核心支柱。
印製貨幣的權利(Print Currency)
作為美元的發行國,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可以通過印鈔來應對短期資金壓力。雖然這可能引發通貨膨脹,但這一能力確保了美國在技術上幾乎不可能因缺乏資金而違約。
最高的信用質量(Highest Credit Quality)
美國政府發行的國債被市場視為「無風險資產」,其信用質量在全球範圍內無出其右。即使近年來信用評級略有調整(例如2023年惠譽將美國評級從AAA降至AA+),美國國債仍然被認為是發達市場中「沒有違約風險」(no default risk)的標杆。
這些還款來源使得美國政府在償債能力上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然而,還款意願同樣重要,尤其是在政治環境複雜的背景下,這一點我們稍後將進一步探討。
什麼是信用違約互換(CDS)?市場如何看待美國的違約風險?
信用違約互換(CDS)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買方向賣方支付保費,以換取在債務違約時的賠償。簡單來說,CDS就像一份保險,保護投資者免受債務人違約的損失,CDS的報價數值(以基點計)越高,代表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高,賣方要求更高的保費。
對於美國政府債券,CDS價格是衡量其違約風險的重要市場指標,截至2025年4月13日,美國5年期CDS價格約為41.87個基點。這意味著,若投資者想為100萬美元的美國國債購買違約保險,每年需支付約4,187美元的保費。假設回收率為40%,這一價格隱含的5年期累積違約機率約為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