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生、上班族下班下課後,為了追求方便快速,很多人會選擇從超商或餐廳買便當解決晚餐問題,但這些便當盒、餐具等包裝物品的處理,卻常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擾。尤其是超商的油膩塑膠餐盒,到底該怎麼處理呢?在環保回收的過程中,那些看似可以回收的物品,究竟是否能夠真正進入回收循環呢?到底是屬於「資源回收」還是「一般垃圾」呢?薄塑膠盒屬於一般塑膠類,材質單純的塑膠盒能以「塑膠容器類」回收。
薄塑膠盒可以回收嗎?
根據《GREENPEACE》指出,這些薄塑膠容器常常因為沾染了食物殘渣或油漬,導致回收困難。透明薄塑膠盒原本應該被回收,但由於它們通常過於輕薄、體積小且不容易清潔,回收價值相對較低,導致許多回收商拒絕收取這些物品。這樣一來,本應成為資源的塑膠便當盒,最終可能會被丟進「一般垃圾」中,成為無法再利用的垃圾,對環境造成負擔。
然而,根據《回收大百科》的說明,薄塑膠盒本應該是可回收的資源,但由於經常沾染油漬或食物殘渣,使得它們的回收價值大打折扣。這些塑膠容器太過輕薄且容易污染,回收商往往不願意收取它們。即使它們在理論上可以回收,最終也有可能從回收物品中被劃歸為「一般垃圾」,進而被焚燒或掩埋,對環境造成更多負擔。
根據《回收大百科》的說明,各種炸物、涼拌菜和甘蔗雞,在薄而透明的盒子,這些薄塑膠盒屬於一般塑膠類,材質單純的塑膠盒能以塑膠容器類回收,但記得先倒掉湯汁洗去油脂,不過,因為回收價值不高,容易最終不被利用。
根據《彰化縣北斗鎮公所清潔隊》指出,薄片塑膠類,指的是餅乾盒內的襯墊、餐具上面的塑膠碗蓋、飲料杯架等較薄的塑膠,就是薄片塑膠類,應確實分類回收。
超商油膩塑膠餐盒可以回收嗎?
超商塑膠餐盒是否可以回收的問題,一直以來讓許多人感到困惑。根據《台中市環境保護局》的說明,塑膠餐盒的回收處理其實是可行的,但條件是必須先清潔乾净,尤其是油膩的塑膠餐盒。
此外,大部分人認為沾有油污的便當盒不能回收,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其實,只要將剩菜倒掉,並稍微擦拭清潔,這些餐盒仍然可以進行回收。
另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也補充說明,薄塑膠容器中有一些物品確實屬於公告應回收項目。這些物品主要是屬於「平板容器」,如盒、蓋、盤、托盤、速食容器、免洗餐具等。其中,免洗餐具是指專為一次性使用而設計的餐具,如杯、碗、盤、碟、餐盒等,這些物品通常在使用後便被丟棄,因此這類容器在回收系統中列為「應回收物品」。
在具體的薄塑膠容器中,像是飲料杯、飲料杯蓋、碗、盤、便當盒、便當盒蓋、蛋盒、水果盒、水餃盒等,這些都屬於公告應回收的範圍。這代表這些物品在使用後,只要清潔過後,可以交由「資源回收處理」,進行再利用或循環使用。
依《廢棄物清理法》,民眾於家戶垃圾排出前,請先分為一般垃圾、資源垃圾及廚餘等三大類,交由適當管道清除或回收,違反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處新臺幣1200-6000元之罰款。
資料來源:《環境部》、《台中市環境保護局》、《回收大百科》、《GREENPEACE》、《彰化縣北斗鎮公所清潔隊》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