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持續,美方希望逐步以「印度製造」取代中國供應鏈,然而印度在增加智慧型手機、太陽能電池板和藥品生產的同時,對中國的進口卻也同步加劇。專家點出原因表示,印度製造業高度需要來自中國的原料進口,兩國根本在供應鏈上相互依賴。
美國想供應鏈「去中化」 找上印度卻只是讓中國製造洗產地?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近年來印度經濟在增長過程中越來越依賴中國進口,這對美國希望印度成為供應鏈多元化替代方案的政策造成潛在影響。印度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組織」(GTRI)指出,印度從中國的進口增長速度是其總進口增長速度的兩倍,尤其在電子產品、再生能源和製藥行業,印度對中國的依賴極大。
在電子產品領域,印度約三分之二的進口元件來自中國,且過去五年來進口量翻了一番。再來,印度雖是藥品出口大國,但其製藥行業仍非常依賴中國的關鍵原材料,自2007年至2022年,中國在印度進口的化學品和藥品中所佔比例增加了50%以上。
另外在太陽能電池板方面,印度雖已推進生產進度,但其所需的太陽能電池板部件大多來自中國。美國限制中國太陽能產品後,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大幅上升,但這些出口產品仍大量依賴中國的組件。
「自力更生」戰略成泡沫? 印逐步放寬對中企投資限制
印度工業界代表正敦促政府放寬對中國技術人員的簽證限制,以方便在印度使用中國機械設備。學者們指出,印度的「自力更生」戰略與實際情況相矛盾,因為印度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中國的技術和原材料。
儘管印度政府自2020年以來對中國企業的投資設置了多項限制,但最近幾個月這些限制有所放鬆。印度批准了11項與中國相關的電子產品投資提案,並加快了中國技術人員簽證的審批速度,顯示出對中國投資的態度正在軟化。
雖然這些改變不代表中國對印度製造業的直接投資將大幅增加,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的供應對印度製造業發展仍相當重要。有印度外交政策專家製出,印度與中國的業務往來並不會阻礙印度自身工業增長,兩國在供應鏈領域仍存在相互依賴的現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