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璋觀點:綠色奇蹟! 台灣美生菜大進擊

2015-06-07 06:00

? 人氣

田間採收美生菜。(作者提供)

田間採收美生菜。(作者提供)

農業王國之稱的台灣,最輝煌時期是在民國60-80年代,辛勤的農民及政府的協助,創建了許多農產品的外銷高峰,當時大量出口讓台灣有著「香蕉王國」、「鳳梨王國」、「草蝦王國」、「竹筍王國」等多元的農產品出口創匯佳績。因此被外界形容為農產品的出口大國,可說是亞洲農產品的出口中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輝煌的出口歷史;現在,創造出口的佳績;未來,將是安全農產中心。若能以此為發展的過程及模式,找回先前農業王國的身影,台灣將可再次成為亞洲安全農產品供應中心。或許,這樣的方向有點遠,但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確實是可行的且甚至能超越過去。所以,從現在開始,若中央、地方的各級政府可以通力合作,絕對能夠再創台灣農業王國的新名號,朝向亞洲安全食品供應中心而努力。

近年來創造出口佳績的美生菜國際行銷,可說是台灣經濟與農業發展的另類奇蹟式行銷案例,則以三大面向進行分析。

綠色奇蹟~美生菜的種植史

美生菜是屬於冷涼蔬菜,在台灣自九月到隔年四月都有種植生產,而其種植到採收約為100天左右,早收種約在10月下旬即開始,一直到隔年4月,而以12、1、2月的品質最好。

台灣最早導入是由於速食店的發展,美生菜成為漢堡必備的蔬菜之一,因此在70-80年代開始產生需求,遂而種植和進口,並於雲林、嘉義、彰化一帶生產,主要以冬季生產為主,夏季雖有到中高海拔進行生產,但因多颱風、豪雨而品質與產量未能滿足需求。因此,在夏季多為進口居多,以美國、澳洲、紐西蘭等地,以補足市場之需求。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從美國引進的速食業者(如麥當勞、肯德基),為了建立各自的原料供應體系,分別導入自我管理模式及建立標準生產、採收方式,為台灣美生菜建立一套完整的供應模式,更為之後的出口打下良好基礎。

綠色奇蹟~美生菜的初行銷

台灣美生菜(結球萵苣)的種植以雲林為主要產地,初期以西螺一帶,後來轉移至麥寮、崙背、二崙、褒忠等地生產,現在也是台灣最大的生產區域,在台灣結合速食業的需求所建立的生產供應模式,於鄰近的日本因氣候異常造成供需不足,就由業者嘗試輸出,最後以速食業者的生產供應模式之相同品質,把台灣美生菜出口到日本同為速食業的供應體系,品質上獲得肯定與大量使用,為台灣大量出口確定良好的開端和起點,這樣的連結讓美生菜得能在台灣冬季大面積生產而供應日本市場之需求,補足日本冬天因低溫生產不易的窘況,更讓台灣成為日本生產基地與食材來源的後花園。

採收後裝箱的美生菜。(作者提供)
採收後裝箱的美生菜。(作者提供)

另外,產地業者為了擴大生產面積和加大行銷力度,由業者自主結盟籌組產業聯盟,並由主導的先進業者,帶領相關同業前進新加坡拓展市場與行銷,在此機會也順利開展了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國際市場,也拓展全新的國際通路,都是為美生菜的國際行銷奠定良好的基礎,更是台灣美生菜大量外銷的新起點,之後亦創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綠色奇蹟,寫下美生菜的行銷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