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在地生產加工 創造食品安全典範

2015-04-25 05:10

? 人氣

雲林西螺種植黑豆(作者提供)

雲林西螺種植黑豆(作者提供)

食品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我想這樣的認知在過去的這一、二年,特別是在台灣,不論是產、官、學界都是相同的看法。而台灣因為自由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發展與年均所得沒有增加,造成許多的廠家面臨不能漲價,只能思考如何降價來吸引消費者的購買,但也因這樣的過程,把食品安全給忽略了,或許有些是歷史共業,有些是便宜行事,更有些刻意為之,甚至是昨是今非,不論何種原因,所造成的食品安全議題是讓社會大眾最有感受的議題,因此一件食品安全事件就能撼動國家安全、社會安定、民眾安心等的三安事件,倘若能做好食品安全,就是能治理好國家,亦能讓民眾能夠放心消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進口原料,台灣加工

特別舉出台灣西螺地區釀造醬油的案例,除了重塑地方黑豆的生產事業之外,更也創造台灣黑金的新產業。記得筆者在2009年率團到日本食品展參展,拓銷台灣農產品的外銷通路,期間在外交部的協助和安排之下,見學日本百年的醬油釀造產業,並參訪MOA (Mokichi Okad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岡田茂吉所創辦的自然農法)之直轄的大仁農場,習得永續生產、地產地消、尊重季節、振興地區、友善環境、保護地球等觀念,轉化成農業政策,做為施政的方向。

雲林西螺因為緊臨濁水溪,富含礦物質,造成當地區域的釀造產業的興盛,亦超過百年的發展與歷程。當時主管雲林農業政策時,由於非傳統的官員出身,過去農業單位只是單純的配合上級,鮮少有地方思維與政策思考,在時任縣長蘇治芬的支持之下,筆者大力推行屬於雲林的在地農業政策,以釀造產業西螺醬油為例,聯合了主要的前五家醬油業者,召開了釀造業者的在地生產媒合會議,得知醬油業者每年要自國外進口黑豆,做為生產釀造之用,產地從美國為主,因價格問題改成大陸進口,且從每公斤12元漲到35元,每一家在地業者每年進口超過500噸黑豆,5家總合就能達到2500公噸,而台灣若是在地生產黑豆,每公頃3噸左右,就是需要近1000公頃的生產面積來生產黑豆,若能如此必能對濁水溪流域鄉鎮的休耕農田有所再利用與生產的用途,另外倘若減少休耕農地,活化農地利用,也能有效減少政府支出,是一舉數得之做法。

現在,在地生產,堅持手作

由於台灣所用黑豆都以進口為主,回顧歷史就可以了解,濁水溪畔之所以釀造醬油出名,是因為在地的西螺、二崙,甚至沿海等地區,當時也生產著黑豆,有優質的水源、有在地的原料、有高超的技術,因此成就了西螺醬油的美名。但是,現在因農民人口老化,與勞動成本過高,所以業者選擇單純的買進口原料黑豆來生產加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