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老常批年輕人「只想開咖啡店!」名作家打臉:台灣年輕人絕對比前輩更「務實」

2018-07-10 15:09

? 人氣

身為貧困世代的年輕人,「理想」都快要變成了「奢侈品」;就算胸懷大志,也不得不和現實妥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時待在同溫層久了,就會以為全世界都是一個樣,所以晉惠帝才會說出「何不食肉糜?」這樣不得體的話。媒體上陸續有不少位居天龍界的企業大老們都在嘮叨著:「台灣年輕人沒有競爭力」、「台灣年輕人只想開咖啡店」,趁機把台灣的年輕人念了一頓。

崴爺只想提醒這些大老:「如果前輩是生在今天這種局勢,您,也不可能成為現在的您。」

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在台灣的創業動能強烈,創業的比例比起英國、新加坡、韓國、日本都高,僅次於美國,但台灣創業「陣亡率」也明顯比這些國家都還高。根據主計處的資料,在2000年前,台灣的創業率遠遠大過歇業率,但在2000年後,創業成功的機率大幅下降,企業歇業的高風險群就是「新創企業」。

可以從圖表上看到,創業不到五年就歇業的企業,從2005年後就明顯增加(新創企業佔比減少),而經營20年以上的企業比例卻明顯上升,呈現一種大者恆大、強者恆強的局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根據分析,這和企業「資本」有關,企業想要存活最大的關鍵,就是銀彈要充足、口袋要夠深。在台灣景氣好的時候,當時新創企業有不錯的內需和外銷市場撐腰,而現在創業的年輕人卻已陷入「英雄氣短」的窘境。面對市場的萎縮,銀彈不足、政策不友善,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的難度已經遠遠超越以往。

01
(圖/三采文化提供)

台灣市場真的很小,好康、暴利的事業,早在台灣的黃金時代(前輩的時代)被佔光、搶光了。現在只剩前輩們看不上眼、蠅頭小利的「微型事業」。

崴爺也想開電信公司、開幾家銀行、開個汽車公司、開連鎖超商,但現在早沒有特許事業、政策紅利、經濟起飛……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好機會。

連年輕人開咖啡店貴鬆鬆的店租,都是要交給當年在台灣房價低點入手的房東前輩們。由此可知,天時與地利是多麼重要。這種劣勢之下,有本事開一家咖啡廳的台灣年輕人,已經非常有志氣了。(連超商都在搶咖啡、珍奶的市場,開咖啡店都需要無比勇氣……)

一般的台灣年輕人,在職場上只能得到一個吃不飽、餓不死的收入,卻得把整個人生給賣給了企業。對他們而言,開一家自己的咖啡店,能夠自給自足,找回自已的人生,這是他們能觸碰到、最接近自己的夢想。台灣的年輕人比前輩更瞭解這個環境、也比前輩更務實。

以前的時代,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現在的時代,就算努力,也難以翻身。

崴爺並不覺得年輕人想開咖啡廳有問題,有問題的是這個環境,肯不肯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當資源掌握在既得利益者,當老屁股不願意讓出機會,台灣的年輕人就不可能有翻身機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