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與金融風暴同年誕生,絕非巧合!中本聰挖出首個比特幣後,留下帶有玄機的訊息

2022-10-26 14:05

? 人氣

比特幣與金融風暴同年誕生,絕非巧合!(圖/Pxhere;作者/bitcointere)

比特幣與金融風暴同年誕生,絕非巧合!(圖/Pxhere;作者/bitcointere)

編按:金融風暴在2008年爆發,但比特幣也在那年誕生,《以太奇襲》一書指出,比特幣在當年誕生絕非巧合,從中本聰挖礦後留下的訊息可以看出端倪。

區塊鏈出現,人人可以自己開銀行?

加密龐克不斷改良之前的開發,到了2008年10月,終於出現重大突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某個化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匿名人士,發了一封電郵給加密龐克的電郵討論群,信件一開頭就寫道:「我一直在研究一種新的電子現金系統,完全P2P,不需要信賴的第三方。」

信中有個連結連到一份九頁的PDF檔,說明該系統如何運作。他建議使用「一個P2P網路,把交易連到一個不斷延伸的鏈條,藉此為交易附上時間戳記,而該鏈條是以雜湊函式來證明工作量」,如此一來,「一幣多付」的問題就能解決了。

中本聰在名為〈比特幣:P2P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中,提議使用一種電腦組成的網路。在這個網路中,每台電腦都為網路保存整個交易史的副本,那是記錄每個人資產的帳本。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下載那個帳本到自己的電腦中,並加入這個網路。所有人都能看到完整的交易史,但交易背後的用戶都是匿名的,只能透過公鑰(由一堆字母和數字混雜組成)識別身分。只有用戶才能掌握取得比特幣所需的私鑰。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們真的可以成為自己的銀行。

每當執行一筆交易,資訊就會傳到該網路中的所有電腦,讓它們更新帳本。交易是綁在一起,形成一個資料塊。一旦那塊空間用完(現在是1MB),那些電腦就會馬上解一個複雜的數學難題,以驗證交易、在資料塊上加上戳印,並記錄在它們的帳本上。

這是使用加密雜湊函數完成的,它的運作方式就像一台神奇的亂數機,輸入任意長度的資料,都會吐出一組固定長度的字母與數字組合。電腦(或節點)使用所有最近、未確認的交易做為雜湊函式的輸入,想辦法把它們與任意資料組合起來,以得出開頭是「特定數量的零」的結果。

這是一種非常密集的電算運作,非常耗電。不過,一旦其中一台電腦得到答案,其他電腦就很容易檢查了。他們只需把答案輸入雜湊函數中,並驗證其結果是否包含特定數量的零即可。一旦節點同意那個戳印,資料塊就會計入帳本,並使用雜湊函式連到前一個資料塊,形成一鏈資料塊,因此名為「區塊鏈」。

所謂挖礦,就是解題

解開問題的電腦可以得到貨幣與酬金做為獎勵。交易費大都低於一美元,但最高曾飆至四十美元。這個解題過程稱為「挖礦」,在比特幣區塊鏈中,每個區塊大約需要十分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