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美食超講究,把收入的一半都拿來吃喝!日本江戶時代老百姓配菜排行榜大公開

2017-06-18 09:00

? 人氣

從財力雄厚的富商到只求當天溫飽的階級都是平民,但每個人的飲食生活卻迥然不同。如同前文所述,江戶已經是經濟大城,光靠關東八州無法滿足物資需求,必須借助以大坂為中心的關西文化力量。另一方面,由於每年幾乎都會發生火災,永遠需要建築工人—只要肯下工夫,什麼生意都可能成功。例如和食品關聯的商品便出現了如同現代的「截切蔬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武士不單是戰爭時的必要成員,下級武士的工作又細分為許多項目。由於武士階層只重視禮法而不事生產,因而出現許多窮困的武士。相較之下,身份階級最低的商人反而憑藉雄厚財力而凌駕武士。如果生意成功,成為富商,生活更是奢華得無邊無際。

幕府於一六六八年(寬文八年),對於百姓的生活提出規範:「百姓的生活必須稍加規範,有德之人亦不應一餐二湯三菜。家督於結婚時必須請教名主」。這還是比較寬鬆的規定。平民在自由的風氣下,為了和萍水相逢的其他人平穩相處,因而出現獨特的生活習慣。相較於恪守禮法,堅持老舊規範的將軍與諸侯,百姓反而發展出不重形式的興趣,進而出現美食家。但是到了江戶時代後半,飲食成為玩賞的對象後才發生,日益奢侈,和現代的泡沫經濟時代情形相似。

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就是在大雜院生活的居民,不分男女,辛勤工作。早餐通常是白飯配味噌湯與醬菜。下級武士和商人的早餐大概也是一樣,富商和有錢人則會再加一道菜。

工匠之類的勞工會在早餐加入牽絲的納豆。納豆在江戶時代之前就已經出現,但是到了江戶時代才成為老百姓的食物。豆腐等大豆加工食品是平民的重要蛋白質來源。但是不知道納豆究竟是太臭了還是因為是屬於庶民的食物,被禁止端上將軍的餐桌。

江戶城的居民雖然主食是白米,但是農民吃的可能是兩成白米混合八成麥子的雜糧飯。農民的地位雖然只低於武士,幕府管理農民的政策卻是「吃不飽也餓不死」,要求農民用揮汗耕種的稻米繳稅。眾人皆知白米是農民辛苦揮汗的結晶,但是農民吃到純白米飯的機會卻少得可憐。

百姓不明道理也不知必須思考未來,秋天收割時便讓妻子吃下大量稻米與雜糧。必須時時懷抱如同食物少的一月、二月和三月的心情,珍惜食物。應當種植麥子、小米、稗子、蔬菜和白蘿蔔等各種作物,避免吃盡白米。想起飢荒時分,會發現大量丟棄黃豆、紅豆、豇豆和番薯的葉子十分可惜。

這便是有名的「慶安公告」,引用的文章多半會省略之後的「如此一來,生活便能輕鬆」。

單純檢視江戶百姓的生活容易忽略天災人禍與農民的生活,而僅注意到愉快的一面。然而都市與農村的生活其實截然不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