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談歷史,就能放下仇恨?《鋅皮娃娃兵》啟示:真正傷害社會的,是「遺忘」

2017-04-25 15:46

? 人氣

阿富汗的聖戰士回到被蘇聯毀掉的村莊(圖/wikipedia;說書提供)

阿富汗的聖戰士回到被蘇聯毀掉的村莊(圖/wikipedia;說書提供)

當年蘇共中央編織美麗的謊言,將年輕人送上戰場,而當人們發現這一切都是騙局,「所有人都想將阿富汗拋諸腦後,想忘記這些母親,忘記傷殘的士兵。但是,遺忘也是一種謊言。」亞歷塞維奇在出庭時的發言中,如此提醒眾人……

2015 年,白俄羅斯記者亞歷塞維奇(SvetlanaAlexievich)摘下諾貝爾文學獎桂冠,她的受獎致詞題為「一場敗北的戰役」,演說裡提到戰亂中的敘利亞,不少評論者指出,敘利亞內戰已成為一場代理人戰爭,平民淪為大國角力下的犧牲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敘利亞的命運,令人聯想到亞歷塞維奇的第三本著作《鋅皮娃娃兵》。在寫完《我還是想你,媽媽》和《戰爭沒有女人的臉》之後,亞歷塞維奇寫道,她覺得自己的「痛苦免疫儲備」已經用盡,連在玩耍時碰撞流鼻血的孩子、甚至被踩死的蚯蚓都見不得。但是當她發現自己的祖國正在遙遠的土地上進行一場鮮為人注意的戰爭,又決定投入寫作。 

《鋅皮娃娃兵》所記述的戰爭,是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戰事。阿富汗因其戰略位置,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冷戰時期阿富汗採取不結盟政策,在美蘇兩國的援助下曾有過一段左右逢源的日子。1978年4月,阿富汗本土共產黨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奪權,領導人塔拉基(Nur Muhammad Taraki)在經濟及土地政策上推動一系列躁進的改革,加上推動女性參與公共事務及共產黨無神論的本質,使多數信仰伊斯蘭教的阿富汗民眾對人民民主黨及其背後的蘇聯勢力越來越不滿。

在缺乏群眾基礎的同時,人民民主黨還有自身的內部矛盾。1979年9月,總理阿敏(Hafizullah Amin)發動政變秘密處死塔拉基取而代之。阿敏不甘為蘇聯附庸,向美國靠攏的立場導致蘇聯決定出兵。

1979 年 12 月 27 日,KGB 特攻隊員暗殺阿敏,扶植親蘇的卡爾邁勒(Babrak Karmal)上台,當時的總書記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原本以為可以在短時間內平定反政府勢力,但阿富汗多山的地形使蘇聯的現代化軍隊在游擊戰中施展不開,而蘇聯掃蕩游擊隊的方式往往是將整個村莊夷為平地,使平民死傷慘重,因而更加支持反政府軍。

在阿富汗上空戰鬥的蘇聯戰機。(圖/說書提供)
在阿富汗上空戰鬥的蘇聯戰機。(圖/說書提供)

 《鋅皮娃娃兵》裡的一則記述,深刻呈現出蘇聯軍隊的處境:一個軍官質問士兵為什麼要殺死騎著毛驢路過的阿富汗老人,士兵回答,因為昨天我們的弟兄就是被一個看似無害的老人殺死的。這位軍官下了結論:「不能開殺戒,因為有了第一次,你就會不停地槍殺昨天那個老人和昨天那頭毛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