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bike快6年了,台灣能複製荷蘭的單車文化嗎?

2015-06-06 20:00
18,137人氣
荷蘭的單車文化(圖/flickr@Jackie.lck)
荷蘭的單車文化(圖/flickr@Jackie.lck)

近年來,為了因應全球暖化,台灣社會開始浮現倡議綠色交通的聲音,「單車」(又稱自行車、腳踏車,後文混用)常是最令人期待的項目之一。提到單車,我們很快就會聯想到號稱「自行車王國」的荷蘭,有許多政策建議都也都以荷蘭為主要效法對象,認為如果台灣政府願意積極努力,學習荷蘭建立腳踏車專用道,輔以完善交通法規,以及健全相關制度,那麼建立台灣永續環保的單車文化指日可待(註 1)。

來到荷蘭求學超過一年,每當騎著腳踏車來來去去,筆者心中往往也叨唸著「荷蘭能,為什麼台灣不能?」多數台灣人也像荷蘭人一樣從小就學會騎腳踏車(尤其是台北以外的城市,因為較少公共交通工具,騎車上學幾乎是必備技能),那麼台灣單車文化全面普及的門檻似乎較低,而且,如果台灣辦理 Ubike 至今成績不俗,那麼讓腳踏車成為台灣人的主要通勤工具,似乎僅有一步之遙而已,不是嗎?然而,當筆者騎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幾經思考與觀察、再加上一點點的數據考證,卻得到不甚樂觀的結論:台灣要從 Ubike 這種休閒式單車文化變成通勤式──單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單車文化,仍有不小困難需要克服。

(圖/thinkingtaiwan)
荷蘭自行車騎乘一景(圖/Amsterdamize, CC BY-NC-ND 2.0)

效法荷蘭在社會層面的軟硬體做出改善,的確可以提昇單車行駛的安全與方便,進而促進台灣單車文化的成熟,但是複製荷蘭經驗的真正困難並不在於這些「社會環境因素」,而是在於「自然環境因素」:台灣與荷蘭的地理環境並不相同。可惜的是,在許多相關討論裡,自然環境因素很少被提及與注意。

先談氣候問題。大家都知道台灣天氣炎熱,但與荷蘭相比,究竟如何?筆者提供一個簡單的數據:根據 1981-2010 的統計(註 2),台灣年平均溫度是 23.2°C,荷蘭則是 10.1°C──兩者相差 13°C有餘。即使是荷蘭最熱的七月夏天,平均高溫也僅 22.8°C,但台灣卻是 32.3°C!不難想像,相較於荷蘭,台灣單車行者與溫度的對抗是何其艱辛。另外,也須考量到兩國城市的不同特性。台灣都市除了建築密度偏高之外,多數房屋建材都是容易蓄熱的鋼筋混凝土,加上土地含水量較低(因為柏油路和建築物都不透水),以及夏天冷氣空調向外排放熱氣,容易形成都市溫度高於周遭地區的「熱島效應」(註 3);相反地,即使是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建築物密集程度也不如台北,而且仍以磚造為主,加上擁有渠道──荷蘭著名景觀──調節溫度,因此沒有明顯的熱島效應讓氣溫「火上加油」。顯然,這樣的氣溫差異,使得荷蘭城市中的單車旅程往往舒適怡人,但在台灣卻難免狼狽地汗流浹背。或許會有人問:但是荷蘭冬天比較冷啊!的確,冬天的荷蘭有時還會下雪(1981-2010 荷蘭平均低溫是 6°C──其實還可以),但是我們都知道,熱比冷更難處理,冷了就一件一件衣服往上加,但是熱了總不能一件一件往下脫──到底吧?! (相關報導: 地上不夠看了!谷歌到海底拍街景 更多文章

另一個氣候問題,則是降雨。在荷蘭待過的人,都知道荷蘭很常下雨,因此雨衣算是基本配備,就連荷蘭人都愛抱怨下雨天。不過,荷蘭的雨通常不大,毛毛雨居多,尤其是冬天的時候,一件防風防雨的 Gore-Tex 外套就足以應付。個人經驗或許不準,所以也來看看數據:同樣根據 1981-2010 的統計,荷蘭年平均降雨量是 832.5mm(毫米),但台灣是 2268.2mm──將近荷蘭的三倍!再來看看每年平均下雨(≥ 0.1 mm)天數,荷蘭是 184 天,大約每兩天就有一天下雨,台灣則比較少,只有 140 天。做個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荷蘭下雨天的平均雨量是 4.5mm(832.5÷184),台灣則是 16.2mm(2268.2÷140),換句話說,台灣雨勢大概是荷蘭的將近四倍!這其實也是不少留學生的共同經驗,在荷蘭一件輕薄雨衣或 Gore-Tex 就可以安然過關的腳踏車旅程,在台灣可能雨衣雨褲加雨鞋到最後衣服還是進水…

繼續觀看內容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觀點投書:受過蹂躪花蕊的啟示錄
觀點投書:海峽兩岸的「以國家興亡為己任 」
《被隱藏的中國》選摘(1):來自東方 朝西而行
胡世和點名:柳林瑋、陳為廷應退出社會運動
台灣之星亂入 打壞郭台銘4G大計
果粉看過來!WWDC 2015 9日凌晨1時登場
何謂「財務管理重大錯誤」?柳林瑋事件關鍵有待沃草說明
犀利人妻為夫出征!梁文傑主播妻:別讓蔣萬安躺著上
他山之石 瑞典格內斯塔市的性教育
美首款「女性威而鋼」可望上市 專家警告恐增約會性侵風險
「1985」前幹部:洪案後柳林瑋拒解散 原版聯盟早分裂
創美國首例 加州女性將可在藥房購買避孕藥
蔡英文華府搭船遊河:台灣就像一艘船,掌舵責任重大
中華民國憲政制度?洪秀柱批蔡英文:說一套做一套
中國高考周日登場 防弊大戰諜對諜
爸爸幫忙「寫作文」!林杰樑兒子考上第一志願
用紙本閱讀書寫,有這些電子螢幕無法取代驚人的好處!
同監3死囚槍決 鄭捷、龔重安無反應
正晶案、名嘴互嗆 釋昭慧提「現世報」
高志明出書談食安:蔬果不可缺.無毒不可能.無奈求生存
反空污大遊行 全台響應夠「爭氣」
泡菜可治MERS?疾管署:偏方破財又傷身
風評:台灣農業回春的第一步:嚴禁假農民買農舍
出來爭口氣!反空污大遊行 戴防毒面具抗議
從面向工藝到面向性能 3D列印拓展創新、創意空間
遭批「台灣最大詐騙集團」台大決定停止竹北設校
重砲回擊蔡英文 朱立倫:國民黨哪一點不在憲政體制下?
為什麼舞妓和藝妓的臉是白的?
死囚鄭金文家屬公開信 向被害人家屬及社會致歉
長江客輪翻覆》悲愴!已尋獲396具遺體 仍有46人失蹤
美國務院:美方與蔡英文廣泛交換意見、一中政策不變
MERS疫情》全羅北道出現MERS病例 南韓一村莊驚傳被封
MERS疫情》南韓共50人確診 首名康復病例出院
美國推動自由貿易 歐巴馬政府仰賴大城市長支援
柯文哲談槍決:司法不應成為反映民意的工具
五大案「荒腔走板」?柯文哲:對手又不是站著給你打
記者來鴻:警花綻放 一樣風采兩樣情
林義雄嚴批 蔡英文:難過!台北市長都讓了 有什麼不能讓?
前海:香港對面的創新「種子基地」
關手機就可以集點喝咖啡,這樣你上課還會滑手機嗎?
蔡英文避談是否支持廢死 強調社會共識與完整配套
馬拉拉槍擊案10名嫌犯中8人被「偷偷釋放」
「東方之星」船難:倖存者逃生經歷
林昶佐批政府:玩弄社會大眾對正義的渴望
墨西哥和加拿大要求報復美國貿易歧視
歐盟重申反對死刑,澄清絕非干涉台灣內政
30萬元經費去向不明 沃草、1985解除柳林瑋職務
吳典蓉專欄:請給一個國民黨應該存在的理由
新世代觀點:為何台灣人的腳步終結在海洋起始的那一端?
觀點投書:從死刑存廢思考犯罪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