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汽車市場的第三次衝擊

2016-01-22 06:30

? 人氣

賓士自駕車的內裝。(youtube截圖)

賓士自駕車的內裝。(youtube截圖)

在廣大粉絲們又愛又恨的《新世紀福音戰士》主要的故事架構中,人類世界總共遭受到三次大衝擊(インパク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次衝擊(ファーストインパクト)是四十億年前的隕石撞擊,在這次衝擊中從地球表面剝離產生了月球;第二次衝擊(セカンドインパクト)發生在西元2000年,因為在南極對亞當所做的接觸實驗喚醒了亞當,從而釋放出強大的AT力場,造成南極冰帽融化以及地球傾角改變,引發社會和經濟上的連鎖效應,最終地球人口減少了一半;第三次衝擊(サードインパクト)則是死海文書上預言的最終事件,目的是創造出繼承地球的神的存在,在《新劇場版:破》中,碇真嗣為了拯救自己的真愛綾波零,誘發了初號機覺醒,引爆了第三次衝擊。

十年後,我想我們也會以第三次衝擊來看待「自駕車(self-driving car)」對於汽車市場的影響。

以汽車的歷史來說,三次衝擊剛好大約間隔一世紀:第一次衝擊是十九世紀初期內燃機的應用,讓汽車踏上變成實用交通工具的歷程。第二次衝擊是二十世紀初期亨利・福特所發明的Model T汽車和其對應的製造系統,讓更多普通家庭能負擔得起,從而讓汽車從玩具和奢侈品變成了中產階級必備的代步工具。

「自駕車」所帶來的第三次衝擊,也發生在Model T約一個世紀之後。從史丹佛大學和Google的自駕車開發和街頭測試,到當紅新創Uber的加入研發戰場,乃至於日前特斯拉的創辦人CEO馬斯克宣告「兩年內汽車將能自己駕駛跨越美國」——自駕車迅速從一個可行性(how)的問題變成時間點(when)的問題。

自駕車對於汽車整體和其相關產業可能帶來的衝擊,可以分成許多不同角度來討論,這些角度各有不同的預期進程,但可以確定的是都將出現天翻地覆。

Google自駕車。 ( 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Google自駕車。 ( 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汽車的「剛需」銷量

如果汽車無需人類駕駛,而且可以隨傳隨到,第一個重大影響就是大部分的汽車擁有權(car ownership)將不再必要。

在汽車擁有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大陸用語中的「剛需」:單純從A點移動到B點的需求。過往驅動此一需求的包括時間上的節省和彈性、公共交通自身的限制以及移動的方便性。但汽車的體積因為內燃引擎的最小尺寸和效率限制,通常最少是兩人座,最多可以達到休旅車的六人或八人座。這些汽車在路上移動時常常是只有駕駛一人,而且一天二十四小時中移動的時間遠小於停駐的時間。換句話說,個人擁有的汽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是非常沒有空間和時間效率的。

自駕車將徹底顛覆此一模型,雖然個人可以自己擁有自駕車,但更有可能發生的商業模式是由商業服務公司所營運的自駕車車隊,使用者則透過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或任何移動裝置),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去呼叫自駕車的服務。在這樣的情境下,不只讓任何人在任何地點都可以順利移動到另一點,上下班顛峰時間「必要」的交通流量也會大幅下降,因為任何一台自駕車都能在顛峰時間的兩小時內完成五到十趟的運送,而且透過整體車隊的地理配置和路線規劃,將可把無謂的路徑和時間浪費降到最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