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三讀生產事故救濟條例 條件放寬盼減少醫療糾紛

2015-12-11 19:40
立法院院會今(11)日三讀通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資料照,顏麟宇攝)
立法院院會今(11)日三讀通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資料照,顏麟宇攝)

立法院院會今(11)日三讀通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若孕婦難產死亡,或胎兒、新生兒因難產死亡或殘障,將有死亡給付與重大傷害給付等救濟措施。而生產事故救濟基金來源,將從原先的醫療發展基金,改為政府每年編列預算及菸品健康福利捐等支應。

為了鼓勵生產及降低生產醫療糾紛等問題,衛生署在2012年推出「生育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規定發生生產事故時,能馬上獲得救濟金,截至去年底共174件,產科糾紛醫療鑑定案件也下降7成。

今日三讀通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後,未來救濟金發放仍照現行試辦計畫規定,孕產婦死亡最高可領200萬元;胎兒、新生兒死亡最高30萬元;孕產婦或新生兒極重度障礙每人最高150萬元、重度障礙每人最高130萬元、中度障礙每人110萬元。

不過,關於原先試辦計畫將未滿36周早產所致胎兒死亡排除在救濟範圍之外,但這次《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則是把條件放寬至未滿33周,希望幫助更多遭遇生產事故者。

但條例內容也明定,生產事故救濟必須和生產有因果關係才救濟,重大先天畸形、基因缺陷、未滿33周早產導致胎兒死亡及不良結果、因懷孕或生產導致產婦心理或精神損害不良,不予救濟。另外,同一生產事故,救濟與賠償也只能2擇1,已提起民事或刑事訴訟者,就不在救濟範圍內,且不得回溯。

提案修法的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表示,《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是踏出解決醫療糾紛的第1步,未來從婦產科開始,醫界的「四大皆空」問題將一併解決,讓醫事人員能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放心去做」。另一提案修法的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也說,女人的生產風險不該只由女人和家屬承擔,這是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事,希望透過此次立法,在未來生產事故中,能減少產婦及醫生間的糾紛。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卸任總統心機重 阿根廷新任總統風雨飄搖中就職
印度高速鐵路合約敲定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訪加強合作
藍控炒地皮,蔡英文:2012年宇昌案的複製手法
中國百度完成無人車測試 克服北京路況趴趴走
全年月月有颱風!颱風「茉莉」生成創紀錄
油價低、出口下滑影響,人民幣連貶5天
東森電視183億元出售 DMG收購8成股權
那些卡通人物長大以後:流川楓從美國回來,他跟櫻木到老爹家喝茶……
逃亡藏匿21年 盧安達種族屠殺嫌犯終落網
紅潮來襲 紫光568億入股矽品控25%股權 日月光被邊緣化
詐領補助款買免治馬桶、付卡費 屏東市長夫婦起訴
楊實秋談軍宅案:榮民一輩子忠愛的政黨 卻是傷害他們最深的人
北檢再傳趙藤雄 追問眷改案有無行賄洪嘉宏
找王如玄當副手 朱立倫不後悔、只是遺憾這件事…
柯市府社福年終體檢 「只有社會局及格」
那帶來一抹小清新微笑的女憲兵 來自天下第一營 - 鐵衛營
北市突襲稽查海鮮 市場處:情節重大者,最重得終止租約,收回攤位
台灣也有「好萊塢」!這城市拍出台語電影最美的驕傲,接下來還要成為動畫重鎮
再也不用買新衣服了!荷蘭推出「借衣證」,在這間圖書館能穿上一身美麗與環保
郵局ATM週六暫停服務12小時 提款轉帳趁早
鞏固深藍,朱立倫出席退將聯歡會,王如玄未同行
美軍偵察機部署南海 新加坡中國針鋒相對
天候不佳、美方關切 馬英九登太平島行程延後
談釣魚台,馬英九:出生沒多久就被人家抱走了
風評:屆期清倉,想像過半數落選立委審查的法案預算…
年度10大教育新聞出爐 反課綱奪冠 連5年入榜
國民黨爆蔡英文炒地皮 民進黨:連地號都弄錯
美國海軍重大醜聞》潛艦裝針孔 長期偷拍女兵入浴 多名男兵遭判刑
顧燕翎專文:我所認識的王如玄
不滿頂新無罪,政院:食安的紅線在原料
冷氣團下周三報到,最低溫將下探11度
新總統上任前,教育部明年2月公布12年國教新課綱
段宜康再爆王如玄一城,與徐巧芯砲火一來一往
伊斯蘭國財務長證實命喪聯軍空襲 影響未來資金調度
經部提中資入股IC設計5限制 綠委憂木馬屠城
秒買秒退滅頂行動,政院:尊重民眾消費自由
奧地利多瑙河驚現大量歐元 奧地利小童忙打撈
當大家都忙著推出設計師品牌,為什麼無印良品卻要讓設計師「匿名」?
王如玄出身清苦理財,洪秀柱:社會不應有雙重標準
金正恩「前女友」玄松月領軍 北韓女子天團「牡丹峰」北京登場
禁忌的二二八、美麗島事件 《燦爛時光》告訴你為何青年選擇上街頭打怪
勞動部擬調勞保投保薪資上限 經濟部看報才知道
巴黎氣候峰會登場,魏國彥:明年提出5年減碳方案
彰檢上訴 頂新:使用越南合格油品 「黑心油」不存在
人間煉獄敘利亞》阿塞德政府任意逮捕反抗軍嫌犯 電擊肢解鞭打殘酷刑求
選戰倒數》說好的「四不」輔選 柯文哲站台用這招…
選戰倒數》軍宅延燒眷村票倉 藍市黨部辦活動凝聚士氣
透視中國:中國在進行反恐還是民族鎮壓?
廖彥博專文:白先勇的歷史「還魂記」
楊建銘專欄:深圳真是硬體新創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