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約500億建造的國造潛艦海鯤號,將於2025年4月進入海上測試(SAT),這艘牽動地緣政治、大國角力的潛艦,台灣等了好幾十年,更是歷經多位國防部長、海軍司令才催生出來。由於潛艦的優勢在於可靜悄悄地在海底伺機而動,因此各國面對潛艦最麻煩的就是敵我識別,在海鯤號即將出港海測之際,也考慮到此事,而事實上,過去潛艦256戰隊,就曾有過被盟友追擊的經驗。
海鯤號建造過程共分成2階段,第一階段「設計」顧問團隊為GL(英屬直布羅陀的Gavron Limited)公司;第二階段「製造」顧問團隊為韓國SI(SI INNOTEC)公司。韓國初期在建造第一代209型潛艦時,第一艘和第二艘均於德國建造,南韓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則在一旁學習和接受技術指導;這次海鯤號出去海測,則會有256戰隊、台船海昌工廠人員、戰系各系統商,與負責艦殼測試的廠商代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