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打鐵趁熱─從日本春鬥看台灣勞資共榮之道

2025-03-18 06:10

? 人氣

台灣基本工資雖逐年調漲,但實質薪資增長卻趕不上物價上升,多數勞工生活壓力倍增(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基本工資雖逐年調漲,但實質薪資增長卻趕不上物價上升,多數勞工生活壓力倍增(資料照,柯承惠攝)

日本2025年春鬥(春季勞資談判)於3月14日揭曉,大企業以實質行動回應勞方加薪要求,並強化公平交易機制,這對同樣面臨薪資停滯、物價上漲和中小企業困境的台灣,無疑是一面值得借鏡的明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本啟示:加薪與公平交易缺一不可

今年春鬥,日本大企業如豐田、日立等,已滿額回應勞方加薪要求,甚至有企業提出超標方案。日本工會總聯合會(Rengo)初步統計,名義加薪率達5.46%,基本薪資上調3.84%,顯示企業開始正視員工對抗通膨的壓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針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措施。針對近期「下請壓榨」事件,日本政府已提出《下請法》修正案,強化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公平交易規範。未來,禁止企業單方面決定交易價格,並將「下請事業者」改為「中小受託事業者」,意圖破除根深蒂固的「強者壓迫弱者」的商業潛規則。 

台灣困境:薪資停滯、企業壓榨,路在何方?

台灣長期面臨低薪問題,根據勞動部資料,台灣基本工資雖逐年調漲,但實質薪資增長卻趕不上物價上升,多數勞工生活壓力倍增;中小企業同樣苦不堪言,供應鏈長期被大企業壓價,成本難以合理轉嫁,進一步削弱了調薪能力。

類似日本的「下請壓榨」問題,台灣也屢見不鮮。大企業以強勢姿態壓低採購價格,中小企業只能硬吞成本,甚至不敢在公開場合反映問題。這種「骨牌效應」最終將損害整體經濟生態,削弱產業競爭力。

打破惡性循環,台灣該怎麼做?

第一,台灣政府應推動《公平交易法》的修法或細化,效仿日本,建立嚴格的交易規範,確保中小企業擁有合理的議價空間,禁止大企業單方面壓價,並設立匿名申訴管道,確保中小企業敢於反映不公現象。

第二,政府應主動提出「中小企業保護政策」,鼓勵大企業公平分享經濟成果。這不僅是企業責任,更是確保供應鏈穩定、國家經濟安全的基本策略。

最後,台灣勞工團體也應更積極爭取合理的薪資調整,並與中小企業結盟,共同促進合理的價格轉嫁與薪資成長,這不僅是為勞工爭取權益,更是為經濟永續打下根基。

薪資漲價不只是企業良心,更是經濟健康的必然選擇。過去台灣依賴低成本勞動力與壓縮供應鏈獲取競爭優勢,但這種模式早已走到盡頭,唯有建立「價值共創、公平分享」的經濟生態,才能真正走向良性循環。

遲來的改革,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春雨貴如油」,春鬥之於日本經濟,正如春雨般珍貴;台灣也應趁著全球經濟結構調整之際,積極推動薪資結構和供應鏈公平改革。否則當大企業壓榨中小企業,當中小企業無力調薪,最終只會導致整體產業競爭力下滑,陷入「貧者越貧」的困境。

當前正是打鐵趁熱的時候,政府、企業、勞工三方應共同推動改革,建立共享經濟體系,如此台灣才能真正邁向經濟健康與社會公平共榮的未來。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