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流傳一段短片,文字說明顯示烏克蘭第67旅將士全軍陣亡,遺體送回家鄉時,民眾在路旁跪地迎接。可是前不久,同段短片出現時,文字說明卻顯示烏克蘭民眾跪地迎接總統澤倫斯基回國。同一段影片有兩種說明,顯示有心人士移花接木,刻意吹捧澤倫斯基為萬民擁戴的抗俄英雄。
澤倫斯基2月28日在美國白宮遭到川普總統與范斯副總統無情的羞辱後,回到國內確實受到大批烏克蘭人民的支持與擁戴。忽略是非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在每一個國家,政治人物無論表現如何,都有其支持者。正如同陳水扁判刑定讞後,至今仍然有大批的支持者。
俄烏戰爭造成大量烏軍將士陣亡,是不爭的事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固然有可議之處,但澤倫斯基的挑釁行為也與俄烏戰爭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旁觀者即使不認同澤倫斯基支持者的心態,卻也沒有立場置喙。畢竟事不關己。但是假若同樣的情形出現在自己身上,就不得不挺身而出表示態度。
《風傳媒》3月15日刊出林庭瑤專欄「台版澤倫斯基賴清德『檄文抗中』不演了」。文中指出:總統賴清德正在複製「澤倫斯基路線」,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文章進一步指出,在整肅政敵、解散政黨、掃蕩輿論、激進民兵、佯裝和平、整肅軍隊、監管商界、控制媒體、文化洗腦等方面,可以發現,賴清德的抗中政策居然跟「澤倫斯基路線」高度雷同,台灣正步上俄烏戰爭前的烏克蘭之路。
該文結論是:所謂「今日澤倫斯基,明日賴清德」,絕非無稽之談,目前當家的正是「清德斯基」。從軍隊、商界、媒體、藝文界,都將成為整肅對象,麥卡錫式的恐怖統治已然在台籠罩、蔓延。一旦兩岸開戰,不論他是力挽狂瀾的民族英雄,彪炳青史,抑或成為喪權辱國的千古罪人,萬劫不復,都會是台灣的歷史悲劇。
細讀該文,再對照《中國時報》3月15日《時評》「真的做好備戰了?」,令人不寒而慄。賴清德在3月13日宣布因應大陸5大威脅,提出17項策略,除了恢復軍法審判,並將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輿論認為賴清德此舉是將台灣帶入準戰爭狀態。
恢復軍事審判只是對內行為,除了造成人民恐懼,並不會危及台灣安全。但是公然宣稱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就使兩岸和平幾乎沒有轉圜餘地。很可能使台海戰爭一觸即發,將台灣帶入火海。正如同澤倫斯基在戰前把「親俄派」定義為「敵對代理人」。終於引發俄羅斯的強烈反制。
兩岸和平人人安居樂業是台灣人民共同的心願。台灣人民有權要求執政者使大家免於飢餓、免於恐懼、免於戰火。如今眼看賴清德正一步一步將台灣帶入險境,愛好和平的台灣人民應該好好想想,如何才能避免賴清德使人民陷入戰火?
*作者為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