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川普新閣表達的國家戰略終將改變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

2025-03-18 05:40

? 人氣

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牽涉到國防預算的編列。(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牽涉到國防預算的編列。(資料照,柯承惠攝)

什麼叫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包括四大支柱:政治、經濟、軍事、心理。川普上任後已經透過政治放話、擘劃經濟治國藍圖、威懾調停國際軍事、國民心理預期偉大等,處處表達了川普治理下的美國即將如何面對世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二戰後的1950年,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劃定美國在東亞的防禦範圍以防共產勢力擴張。這條「艾奇遜防線」經過日本本土、沖繩和菲律賓,但排除了南韓與台灣。

近期《外交事務》刊登了題為《對台灣的執念:美國戰略不該賭上ㄧ場打不贏的戰爭》,強調美國應該「從遠處」協助台灣應對潛在的台海戰爭,以確保美國在亞洲的地位不會因「助台但戰敗」而動搖。

上週美國國防部的第3號人物,柯伯吉在任職聽證會中表達:「台灣與美國沒有共同利益」,而但他被視為川普團隊中的重要戰略思想家。川普去年12月在提名柯伯吉時,曾稱他是「美國優先的外交與國防政策、受人尊敬的倡導者」。

所以台灣已經無法繼續沉浸在拜登時期,四次口頭說台灣有事美國會出兵的前朝思考!

從目前川普新任閣員就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來表達,未來如果台灣有事美軍只會「比照烏克蘭」,提供作戰情資支援,而不會兵火力介入!台灣必須靠自己自我防衛作戰,直到國際介入調停……烏克蘭花了兩年半撐到和平漏出曙光,台灣呢?

所以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最終牽涉到台灣的國防預算該編列多少才夠?到目前川普說台灣該編GDP(32兆)的10 %(台幣三兆2000億);賴總統說GDP的3%(台幣9600億),國防部送立院的預算書則只編6470億。

實際上,國防預算的編列主要要參考敵情威脅、戰爭資源籌措、增加全社會防衛韌性、加強國防總力、戰爭要支撐多久等因素而匡列!譬如說,2025國防部原本只編列6470億的預算,賴總統在川普上任後,宣示國防預算應佔GDP的3%(9600億),所以國防預算約略可以增加3130億!

算多嗎?恐怕也不致於!因為假如花1000億改善三軍資通電情報整備、1000億改善後備與正規軍同樣的戰鬥裝備!1000億供陸海空戰力的強化與增購彈藥!其他想用在「改善軍人薪資」與「增強全社會防衛韌性」等支出就需另覓財源!

所以,假如川普總統公布他的「國家安全戰略文件」,對於「出兵支援台灣」是保守的,台灣勢必因此而必須加強「國防支出」,提升自我防衛的強度,也需以烏克蘭為師,以拖長戰爭節奏來爭取列強介入、堅持台灣存續在民主陣營的立場。

結論:

1.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較之拜登時期已經明確有因國家資源不足、改採國家戰略內縮趨勢!至於是放棄北約、或是放棄印太台灣韓國,則待觀察。

2.台灣必須針對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改變的趨勢,先預爲因應,比如逐年提高國防經費!

3.最關鍵的國防戰略上,必須考量美軍不會出兵的狀態下,台灣如何自力完成長期防衛作戰?已經不能考慮以往所謂「堅守一個月後美軍就會來救」的思維!至於時間多長?參考烏克蘭應該是至少兩年!

4.建議總統比照美、日發佈「國家安全戰略文件」,宣示台灣自力防衛的決心!讓國內外暸解台灣未來的國家安全政策期望與作法。

*作者為台灣戰略評估協會秘書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