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在中國賣輸小米!紐時:德國車廠低估了對手的創新能力,在中國市場一敗塗地

2025-02-18 13:34

? 人氣

(pixabay)

(pixabay)

德國車廠曾憑藉精密的工程技術霸佔中國高端汽車市場數十年,但如今他們卻輸給了中國的競爭對手。因為中國車廠改寫了高端汽車的定義:電動、聰明、消費者能夠負擔的起。

《紐約時報》

小米的SU7是中國極具代表性的電動車,尤其它的外型與保時捷電動車Taycan高度相似,在動力方面也可以跟Taycan媲美。小米去年在中國市場賣出超過10萬輛SU7,但保時捷去年在中國交付的車輛卻暴跌了28%,這也連累保時捷的全球銷量下降了3%之多。《紐約時報》分析,SU7與Taycan雖然外型與動力類似,但在人工智慧與售價方面,SU7卻顯然勝出,這也成為保時捷在中國吃鱉的原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小米電動車SU7。(小米汽車官網)
小米電動車SU7。(小米汽車官網)

《紐時》指出,德國車廠多年來倚靠中國市場來應對其他地區需求疲軟的問題,但針對中國汽車市場的AI偏好卻遲遲沒有補強。當自動駕駛和遠端控制成為中國電動車的標配,德國貝爾吉施格拉德巴赫汽車管理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Management in Bergisch Gladbach)的主管布拉澤(Stefan Bratzel)說,只會吃品牌老本的德國車廠顯然低估了中國製造商的研發能力,德國車廠的創新能力如今已經落後中國。

法國外貿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Gary Ng)表示,中國消費者現在已做好了準備,接受中國公司有能力生產他們所認定的高端汽車。由於全球需求下降,Taycan的銷量去年更掉了將近一半(僅剩20836輛),保時捷上週表示,該公司未來幾年將在德國裁員1900人,其中保時捷的財務長和一名高級銷售主管,都因為中國市場表現不佳被宣布解僱。加上川普準備對歐盟加徵關稅,對於只從德國出口到美國的保時捷可能更會進一步造成傷害。

「Mission E」計畫的終端產品 Taycan ,以完美配重及頂尖性能在電動車市場成為巔峰。
保時捷電動車Taycan。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