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掀起滔天巨浪!2025該如何投資美股?2大優勢與風險一次看懂

2025-02-06 08:40

? 人氣

2025年2月4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白宮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2025年2月4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白宮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當今的市場環境,許多預測者常隨著調查和數據公布起舞而改變看法——導致市場波動度提高。因此,當我們考慮投資時,「掌握我們已經知道的、釐清我們需要知道的,以及找出我們可以依靠的」,是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基礎,也才能做出合適的資產配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優勢》美國經濟成長 表現持續亮眼

先前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發布的修訂結果顯示,全美有近3,000億美元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並未納入計算,這一數字相當於芬蘭或葡萄牙整體的經濟產出,導致可支配所得、儲蓄率全數上修,進一步強化人們對經濟成長持續的信心。此外,就業人數穩定成長也撫平了市場對於勞動力的擔憂。美國經濟表現獨步全球。

這個現象最主要的關鍵在於「服務消費」化身為成長引擎。2000年後期,以服務為導向的消費、貿易和投資超越商品,躍升為美國最大的經濟貢獻來源。

這對經濟韌性的影響不容小覷,服務消費遠比商品消費更加穩定,因為面臨財務壓力時,消費者常優先縮減商品消費。而當服務消費穩定保持2%~3%的成長率時,除非發生重大衝擊,否則經濟很難陷入衰退。

這樣的轉變也明顯反映在標普500(S&P 500)指數的成分股上,如今前10大權值股,由提供服務的科技公司,如蘋果(Apple)、輝達(NVIDIA)、微軟(Microsoft)等主導,與20世紀由石油和汽車公司,如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埃克森(Exxon)等引領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

30年前,10大權值股的淨負債與市值倍數比為0.29,現在則是-0.041,顯示公司持有的現金部位多於債務,反而成為高利率環境下的受益者,它們無須透過舉債籌措營運資金,而是靠手中的現金支應大部分國內資本支出與研發所需經費,帶動國內經濟成長。

風險》美國政府負債  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不過政府債務負擔則是市場面臨最大的問題,這或許會決定美國經濟的命運與未來的投資方向。

隨著人口老化,社會安全和醫療保險方面的必要性支出增加,料將進一步排擠教育、城市發展、研究計畫和國防的資金。而政府在這種赤字擴大、高利率環境下的利息負擔也值得擔憂。如果以4%的平均償債成本計算,到2034年,利息支出將達到2兆7,000億美元,占政府預期財政收入的37%。

若美國想解決財政赤字,常見有幾種做法:即固定利率(現代金融體系不太可能實現)、大幅度提升的嬰兒潮(不太可能重演)、徵稅增加收入(會壓垮中產階級)和削減支出(可能會成為一場零和遊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