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專文:程門立雪,高山流水—翟志成的師友情緣

2024-05-04 05:50

? 人氣

前兩部廖彥博完全以史書筆法為之,第三部我則以文學回憶方式撰寫,翟志成以為國史與家史合而為一,相得益彰。他這篇〈此情可待成追憶:讀白先勇《悲歡離合四十年》的浮想曲〉便收入他這本《學林拾翠》文集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翟志成在中國大陸,讀的是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古文根基紮實,嗜好詩詞,其實文學才是他的初戀,鑑於文學的持久影響力,他經過文革抵港後,曾一度想從事文學改變人心。他努力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因為眼界高,標準嚴,發覺「除了有數的一些短篇小說之外,幾乎沒什麼像樣的東西可以拿出來見人的」,翟志成自述「當代中國的短篇小說家中,我最崇拜魯迅和白先勇。」他認為《臺北人》是「亡國之音哀以思」,但「絲毫不妨礙《臺北人》成了我的最愛」。翟志成為《臺北人》寫下十五首詞,調寄採桑子,除了〈序曲〉外,其他每篇故事一首,《臺北人》首篇〈永遠的尹雪艷〉:

輕顰淺笑嬌無那。玉立婷婷,冰雪瑩瑩。柳絮無蹤拂綠萍。香巢引頸金龜客。一罹其刑,九喪其靈。奴本巡天白虎星。

最後一篇〈國葬〉:

曾將百萬貔貅旅。北伐南征,塞上長城。獵獵紅旗復故京。嶺南一戰風流散。幽憤難平,壯志未成。寶劍靈堂迄自鳴。

〈《臺北人》像贊〉包括這十五首詞亦收入《學林拾翠》,翟志成是《臺北人》的知音。

四位居台港的儒家學者,右起牟宗三、徐復觀、程兆熊、唐君毅。作者提供
四位居台港的儒家學者,右起牟宗三、徐復觀、程兆熊、唐君毅。

一個人如果事業成功,一生中往往會在關鍵時刻遇見貴人,提攜一把,從此平步青雲。我曾對翟志成說:「當初你遇見徐復觀先生並拜在他門下,是你一生最幸運最關鍵的奇緣。」他認為是知言。

一九六九年翟志成潛水逃往香港,孑然一身,前途茫茫。他去考新亞研究所,那時新亞研究所還未脫離中文大學,翟志成的英文根基不夠好,按常規是沒法錄取的,偏偏徐復觀獨具慧眼,給了翟志成國文一百分。翟志成不僅進入新亞還獲得獎學金,他自述「立雪徐門不僅是我學術生命的起點,更是我後半生許多福澤的根源。」翟志成與徐復觀的關係,亦師亦友,遠超過一般師生,徐復觀是新儒學大師,鑑於中國大陸把儒家思想連根拔起,與唐君毅、牟宗三幾位大儒在香港創立新亞書院,於海外興滅繼絕,發大悲願賡續儒學生命血脈。

徐復觀大概看見像翟志成這樣受過文革摧殘的中華青年,一個人流落香港,而且又是一個可造就之材,因此對他特別憐惜,不僅教他學問,亦教他做人。翟志成因為看過文革太多殘害人性的事情,有一個時期他意志消沉,對國家、對社會、對自己、甚致於對人類感到失望。儒家溫柔敦厚的教誨,那時在翟志成看來,迂腐而不切實際。經過徐復觀循循善誘,翟志成終於慢慢恢復了對人性的肯定與信任,接受了孔孟仁愛之道。

在新亞那兩年,翟志成脫胎換骨,除了徐復觀外,並受教於唐君毅及牟宗三兩位大師,最後終於成為新儒家的一份子。這個轉變,恐怕是翟志成一生精神生活發展最重要的一步,讓他日後在研究中國思想史上卓然有成,寫下多部斐然傑作。

翟志成著《學林拾翠》(允晨)書封。
翟志成著《學林拾翠》(允晨)書封。

*作者為知名文學家、劇作家,本文為《學林拾翠》(翟志成著∕允晨出版)推薦序。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