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真觀點:我們需要這麼多農地嗎? 農業政策應改弦更張

2024-01-20 06:40

? 人氣

筆者建議賴清德,《國土計畫法》還有再斟酌的空間,也如同屏東縣府說的,這不是棄農,是反映民意。(示意圖/取自pixabay)

筆者建議賴清德,《國土計畫法》還有再斟酌的空間,也如同屏東縣府說的,這不是棄農,是反映民意。(示意圖/取自pixabay)

大選已過,再仔細閱讀選舉公報各正副總統候選人的政見欄,關於農業議題,賴蕭寫在「均衡台灣、在地希望」分項下:「完善農民福利體系,確保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再生」;侯康寫在「經濟民生」分項下:「調高老農津貼,逐年調整到每月一萬元」。三黨候選人在平日的競選活動中,偶有觸及農業議題,但不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回顧大選的農業政見

生產性農業的最大困境在於務農人口有高齡化趨勢、農戶耕地平均面積狹小、農產佔GDP比值低、外銷佔比亦小且為逆差。農戶與全國家戶平均所得相比,約僅佔七到八成。檢視藍綠兩黨政見,大抵還是以灑幣發錢為主軸,接近福利政策而非產業政策,實非長治久安之道。

蔡政府過去曾一度變通語句包裝上述的農業困境,把傳統認知的「生產型農業」定義,改為「新價值鏈農業」,將後端的餐飲等相關產業之經濟統計一併納入,得到「農食鏈生產毛額」佔GDP6.9%的高值(實則僅有1.4%)。仔細檢視即知:上小館吃一碗蛋炒飯,雞蛋可能來自巴西、米穀也許是泰國的?高檔自助餐,檯面更有印度米、日本米,何能計算在本地農產的貢獻之下?

應坦誠面對農業問題:農戶所得來自實際務農的收入佔比極低,高佔比的是來自副業兼職或政府補助,及家庭成員其他薪資所得。因此,若老是以「調高老農津貼」的福利手段拉抬農民所得,那一點點「難發財、餓不死」的雞肋津貼,只會使農民越發依賴政府。中研院去年三月提出的《農業政策建議書2.0》,亦指出政府長年不斷提出「殘補式政策」只會加深農民對政府各項補貼補助補救的依賴,阻礙農業轉型,遲滯離農。

離農是救農的手段。

小農人口佔比太高

離農?是的!當前農業問題關鍵在於我國的小農人口過多,稀釋了農務所得回報;小農的「小」,指的是務農經營田畝面積小、產量和價值小。行政院的國情簡介亦自承我國農業「屬於小農經營形態,農業經營主體多屬兼業農,生產成本偏高,較不具國際競爭力。」

實例如去年底朝野熱議的稻米公糧收購價,有立委參選人函文各黨總統候選人及立法委員候選人,爭取連署支持「公糧收購價格每公斤提高6元,並增加收購數量」。其實稻米保價收購是違反WTO農業協定的禁止補貼條款,鄰近的日韓等國都已取消,以「對農戶直接給付」取代「對米穀保價收購」。前者是對地直接補貼,後者是對稻米產量保價收購。

我國自2017年也改為採行稻農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並行的雙軌制,起初看似不錯,但正因雙軌併存,農民繳交的公糧初減後增。監察院2013、2020年兩度糾正農委會,指責『公糧庫存量大幅提高,該會未積極制訂有效去化新增公糧之措施,又因公糧移動不易,致倉容緊迫,部分新收購公糧僅能存放在情況欠佳的倉庫,嚴重影響公糧品質』。然近年來公倉存量屢增未減,迄至去年七月,公倉及民間存糧已夠全民食用十三個月之多,而行政院訂定的安全存量僅為三個月而已。爆倉的米穀難以去化,最後淪為堆肥或飼料,浪費公帑有如此者。更深的影響乃是綑綁了稻農、綑綁了農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