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杰觀點:核四胎動三部曲──2024政權奪還

2024-01-12 07:10

? 人氣

民進黨政府以「農電共生」、「漁電共生」、「綠能專區」等名稱四處在台灣偏鄉幫風光兩電的財團掠地,民進黨怎敢還說自己是愛鄉土的政黨呢?(資料照,柯承惠攝)

民進黨政府以「農電共生」、「漁電共生」、「綠能專區」等名稱四處在台灣偏鄉幫風光兩電的財團掠地,民進黨怎敢還說自己是愛鄉土的政黨呢?(資料照,柯承惠攝)

反核集團你們反核,但你們用核嗎?2024總統大選就讓民進黨以失敗告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溫室氣體是全球增溫(地球變暖)的元兇

1760年世界發生第1次工業革命,200餘年來地球已升溫1°C,所有證據皆指向大氣層累積的7大溫室氣體(CO2、CH4、N2O、NF3、SF6、HFCs、PFCs)才是地球增溫的元凶。其中溫室效應所影響的權重:二氧化碳(CO2)占75%、甲烷(CH4)占14%、氧化亞氮(N2O)占8%、含氟氣體(SF6、HFCs、PFCs)占1%。依據當前溫室氣體所排放的濃度與速度,全球增溫最快在2030年將跨過1.5°C的門檻,最遲不會超過本世紀中葉2050年,因此2050年碳中和(淨零碳排)的雄心大小將是決定全球增溫是否臣服於1.5°C臨界點的關鍵。

1°C和1.5°C的影響

2015年地球正式跨越增溫1°C的門檻,北極冰山嚴重融化、海平面上升、更猛烈的風暴和更大的海浪產生。全球變暖的現象令人震驚,小島國聯盟、非洲聯盟和最不發達國家共同主張全球變暖必須維持在1.5°C的溫升,以阻止最嚴重的氣候變遷威脅到他們的生存權。1.5°C的重要性在於小國島嶼的海平面上升可以被穩穩地控制而避免被吞沒。而1.5°C的數值目標卻意味著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78%的污染國G20必須在2050年前急遽地減少碳排放,全球減碳壓力頓時大增。一致的碳價格被公認為是控制碳排放最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但一個全球統一的價格未必是一個大家都可承擔得起的價格。

若不積極減少碳排放前往2030的路上就是增溫3℃的大災難

2015年全球CO2的排放量是340億噸,2030年預估是550億噸,增加的幅度超過50%,因此大氣CO2的濃度就從400ppm往450ppm和增溫3℃的大災難道路前進,而不是減少到350ppm並限制在增溫2℃的目標。若沒有任何有效的政策或措施,世界將在2100年走上3~4°C溫升的軌道上。

2015年12月12日,195個締約國通過的《巴黎協定》是為世人締結的希望之約與世紀之約,欲將集體的憧憬變成集體的事實。

《巴黎協定》的目標:(1)將全球增溫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以上低於2°C之內,最好是在1.5 °C內,並認識到這將是有意義降低氣候變遷的風險和影響。(2)提高能力以適應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增強對氣候的韌性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3)讓資金流動朝向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為滿足2015年《巴黎協定》的目標,在2030年前必須投入16.5兆美元的大量資金。全球政府必須放棄對化石燃料的投資,並必須對化石燃料廢除近5,000億美元的補貼,以及必須撤銷全球2,440座燃煤電廠的大多數計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