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音翻土》選摘(上):以歌造反─管窺台灣異議歌曲

2015-05-26 05:20

? 人氣

最近幾年的台灣社會大概是解嚴以來最不安的一段時期,尤其是青年世代紛紛站出來上街了:從幾年前的樂生療養院爭議,到美麗灣、反旺中、反核、聲援關廠工人、大埔、洪仲丘、一直到佔領立法院的學運。在動盪的時代,我試著回顧一下歌可以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回顧台灣流行音樂史的異議/抗議歌曲──在抗爭場合唱的歌──相較於英美、日本、南韓,是比較溫馴的,這與戒嚴時期歌曲審查制度綿密的羅網有密切關聯。早期黨外運動、國會尚未全面改選的時代,黨外人士在增額民代選舉政見發表場合會唱一些歌曲。這些創作初衷與政治反抗、社運並無關聯的老歌,被借用在那樣的場合演唱,足以附會出更多的解讀空間,如〈望你早歸〉、〈補破網〉,以及翻唱自日文歌的〈黃昏的故鄉〉(原曲〈赤い夕陽の故鄉〉)和翻唱自英文歌的〈咱要出頭天〉(原曲〈We Shall Overcome〉)。這些歌有個共同特徵:它們都不是為了抗爭當下的情境而創作的,而是從前人或外國人那裡借來的。此外,他們都不是快歌,也稱不上激昂的戰歌,而是比較壓抑、悲哀的歌(〈咱要出頭天〉算是其中比較激勵士氣的,但更近乎悲憤)。這也反應了那個年代飽受壓抑、充滿恐懼、常常被迫沉默的心情。

民歌運動中被壓抑的「現實主義路線」

進入1970年代,台灣音樂場景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首先是年輕人在接受美國流行文化洗禮後慢慢長大了,戰後嬰兒潮的這一代青年聽美軍電台、買翻版唱片、看好萊塢電影,與他們在日本時代長大的父母親有非常大的區別。其次,台灣經濟條件也慢慢的起來,年輕人有比較多閒暇時間去追求較豐富的文化生活並付諸行動。

另一方面,台灣內政、外交進入了動盪不安的時期:蔣經國紐約遇刺、保釣運動、退出聯合國、現代詩論戰、蔣介石逝世、越戰結束、毛澤東逝世、鄉土文學論戰、中壢事件、台美斷交……假如你是在那個時代成長的年輕人,大概很難自外於那種波瀾壯闊的「大時代」氣氛。那個年代雖然對書刊報紙、藝文創作的檢查非常嚴厲,但對於外來作品的管制卻相對寬鬆,年輕人透過美軍電台、翻版唱片,或是美軍帶到台灣的雜誌,接觸到很多來自西方世界的搖滾和民謠作品,都可以在台灣發行甚至播出。

「民歌運動」或「校園民歌」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迸發。所謂「民歌運動」很難定義它是否是一場「運動」,不過其中確實有人希望通過歌曲去跟社會對話、涉入現實議題,不妨稱之為「創作歌謠的現實主義路線」,代表人是李雙澤。李雙澤大概是那個時代最特立獨行的創作者,他一生沒有正式出版過自己演唱的作品,錄音都是私下流傳,直到2008年才正式結集出版。李雙澤在1970年代中期到美國、西班牙遊學畫畫拍照,1976年回到台灣。同年,在淡江文理學院(現為淡江大學)舉辦的「西洋民謠歌曲演唱會」中,胡德夫因病無法演出,李雙澤代打登台。他看到年輕人都是唱英文歌,不爽之餘,藉著酒膽拿著一瓶可口可樂上台發表一段言論,大意是:「我去過美國、菲律賓、西班牙,到處的年輕人都在喝可口可樂、都在唱英文歌,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然後就拿起吉他唱了台灣民謠〈補破網〉、還唱了〈國父紀念歌〉和鮑布.迪倫(Bob Dylan)的〈Blowin' in the Wind〉。他的歌喉真的不怎麼樣,被轟下了台,但這個事件在之後校園刊物上掀起了激烈的論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