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中」俄伊三國軸心能成立嗎?

2023-07-16 07:20

? 人氣

從北約的不完美,我們能看到意識形態對維繫一個同盟體系的運作是何等重要。那麼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其實更能看到相同意識形態遠比共同的敵人更能維持盟邦之間的關係,因為美英蘇三國的同盟體系基本上就是依靠希特勒(Adolf Hitler)這個共同威脅而存在。一旦納粹德國垮台,美英蘇三國就完全因為意識形態的不同而分道揚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蘇聯要推動共產主義,美國要推行自由民主,英國則想要維繫百年來的殖民帝國。如果把二戰的同盟國擴張到全世界,把中華民國也算進來的話,那麼這個同盟體系看起來更是與意識形態無關。當年的中華民國仍是由軍事強人蔣中正領導,不可能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國家,與美國的同盟看起來同樣是為了因應日本這個共同威脅而存在。

另外二戰時的美國,雖然聲稱要反對極權主義和殖民主義,可是其本身也沒有實施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尤其是南部各州,還有針對黑人乃至於其他有色人種的種族隔離制度,所謂的排華法案也依舊存在,如果不是因為日本、德國以及義大利的表現過於反人類,這樣的同盟體系能維持下去還真是不容易,從中可見共同的政治信仰是如何重要。

20230629-二戰的同盟國能贏得勝利,還是在於比軸心國擁有更多的共同信仰。(作者提供)
二戰的同盟國能贏得勝利,還是在於比軸心國擁有更多的共同信仰。(作者提供)

共同的信仰方能贏得勝利

然而撇開與西方完全不能共存的蘇聯不談,美國、英國還有中華民國彼此之間的相同之處仍大於德國、義大利以及日本之間的相似之處。英國在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認知到殖民主義的不義,開始賦予殖民地更大的自治權。再經歷了一次更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英帝國還是選擇了放手讓殖民地獨立,轉型為更鬆散的大英國協。

美國與中華民國面對共產主義的威脅,都經歷過一段施行白色恐怖的黑歷史,可兩個國家終究還是有走向民主的終極目標。所以在各自經歷了民權運動、反戰運動以及黨外運動的諸多抗爭之後,美國與中華民國才得以從一個共同抗日或者反共抗俄的現實主義同盟走向共同推廣自由民主的價值同盟。蔣中正逝世時「堅守民主陣容」的遺言,到了今天已經沒有人會懷疑其真實性。

相反的,德國與日本這兩大軸心國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納粹德國是希特勒的一人獨裁專政,大日本帝國則表面上服從裕仁天皇統治,實際上由好幾個少壯派軍人共同執政。兩個帝國的意識形態豪不相同,或者實在是太過於相同,因而只能夠在對抗美國的這個共同目標下策略結盟,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相似之處。

而且納粹德國追求極端的白人至上主義,大日本帝國追求極端的黃人至上主義,若沒有英美這兩個共同敵人存在,搞不好自己就先大打出手了。二戰時日本強在海軍,德國強在陸軍,卻完全無法發揮互補作用,整個同盟體系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德國在與其在歐洲的幾個盟友反而關係不錯,但也是靠著共同反對蘇維埃的意識形態在維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