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觀點:酒的記憶裡,自有人生歷練和家的溫暖

2023-01-25 05:50

? 人氣

一轉眼,偉中大哥離世已四年半了。每回,和友人相約喝精釀啤酒,就會不期然地想起偉中大哥坐在上海淮海路酒吧,端著啤酒,搖頭晃腦,帶著捉狹的笑容,議論國事的鏡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約是在95年吧?我和三弟、小弟陸續成家後,每個周末大家都會到爸媽家聚餐,餐後陪爸爸摸八圈麻將。逢年過節、爸媽生日,我們兄弟也會和爸媽飲酒歡慶。印象中,家族聚會,沒喝過紹興,紅酒才是首選。

2000年,爸媽搬到有電梯的公寓大廈後,家族聚餐愈見頻繁。逢年過節,小弟常常不知從哪兒弄來的茅台孝敬父親,父親年高,淺嚐即止,一瓶茅台往往從除夕喝到父親農曆生日,再喝到端午、中秋,那瓶茅台,酒香依然撲鼻。

說來,我們家對酒的記憶,主要還是紅酒。母親不善飲,啜飲紅酒,剛剛好。母親走的前幾年,喜歡上了日本的梅酒,喝了梅酒的母親,紅暈微微上臉,笑瞇瞇地看著孫子,和父親聊起他倆年輕時候的往事,說起我們小時候的調皮搗蛋,家裡的溫度,忽然上升了不少。

家中第三代陸續出生,父親在他們讀小學時就教他們打麻將,父親說,雀戲如人生,孩子要在牌戲中學會輸贏的修養,在順境和逆境裡摸索最適當的戰略。等到孩子們上大學後,父親鼓勵他們學著喝酒。父親說喝酒看人品,也要學會如何收放自如。我和妻不懂這麼多大道理,聖誕夜裡,家人生日,帶著孩子喝紅酒,不過是想增添生活情趣,讓孩子打開心扉,和爸媽說說心裡話。

2005年後,我開始代表年事已高的父親回鄉掃墓。大躍進的年代,家族紛紛遭下放,老家所在的湖北武穴,歸不得,也無墓可掃。掃墓的目的地是表姊、堂哥居住的九江和另外幾位堂哥移居的彭澤。九江也罷,彭澤也罷,親戚招待遊子歸來,喝的,也是白酒,還是頗為高檔的白酒。我在香港機場免稅店買的威士忌,堂哥和侄兒姪女們喝來,都覺沒勁兒;唯獨對我從台灣帶去的58度金門高粱黑金龍,頗為欣賞。

好一段時間後,我才發現,他們欣賞黑金龍,一半是出於好奇、靦腆和禮貌,一半也是因為攜酒來訪的是親人,在那當下,血緣臍帶模糊了酒的滋味。最終,他們愛的還是自個兒家鄉的白酒,畢竟,土親水親,家鄉味兒最熟悉。

2017年初,我從居住了近半世紀的台北蛋黃區,搬到了蛋殼區外頭的基隆。為了方便往返北基、探視爸媽,買了輛二手車,重返有車階級。遵守「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守則,下意識地,和酒見面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了!

2018年,父親辭世,2022年,母親也離我們而去,爾今爾後,再也不能和爸媽一起輕啜紅酒,把盞話家常了!爸媽都走了,無酒無言,2023年的新年,過得格外沒意思。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朝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