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總統錯了,不是數據與感受落差,是錯誤與選擇性判讀

2022-12-24 07:20

? 人氣

蔡英文說執政數字與民眾感受有落差。(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蔡英文說執政數字與民眾感受有落差。(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民進黨九合一大敗後檢討聲不斷,總統蔡英文宣布下周將開國安高層會議檢討的同時也表示,各項執政數字表現,與人民實際感受有落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話的意思其實是:數據都表現良好,只是跟民眾感受有落差罷了。但真實情況不是如此、亦更複雜,因為蔡政府時常只拿有利本身的數據宣傳,或是選擇性的解讀數據,當然,還有漫天扯謊、錯誤解讀與推衍等。

蔡英文21日透過臉書表示,政府強調整體施政成果,而人民的感受才是投票的決定性因素,執政成績與人民實際感受的落差,確實是政府應該去檢討和檢視的;因此她要召開國安會議「就未來國際政經變遷局勢下,台灣整體的經濟情勢,以及國安議題進行討論」。

這番話可看出其中的重點在經濟,過去幾年蔡政府大內宣不遺餘力,不斷強調台灣「經濟轉型、能源轉型」、重回四小龍之首、翻轉過去依賴單一市場、經濟更有韌性、平均國民所得突破3萬美元甚至可望超越日韓……。這些經濟表現與數據似乎讓政府志得意滿,認為經濟表現與治理良好,不斷拿這些數據來大內宣。

數據是真的,但當政者卻有意無意間,忽視或甚至全然不看數據下的內涵。

2020年碰到新冠疫情,全球經濟出現號稱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後,僅見的嚴重衰退,大部份國家經濟衰退,台灣經濟仍能逆勢出現3.39%的正成長,確實表現不錯,值得肯定,其主因是拜成功控制疫情與中美科技戰持續等因素之賜,只是這個成績卻成為越來越離譜的大內宣題材,包括「經濟成長率超越中國」、四小龍之首、翻轉30年.....等,什麼都來了。隔年6.53%的成長率、平均國民所得超越3萬美元、台股創新高,宣揚經濟奇佳的交響曲由官方與側翼一起拉奏,讓執政者更陶醉。

不過,這個所謂亮麗的成長率、經濟數據是建立在嚴重的不平衡發展基礎上。GDP的成長幾乎全部來自出口產業─特別是科技、半導體產業,內需服務業等反而因疫情受創;當出口笑傲創2位數成長時,內需(如餐飲等)可能正創史上最嚴重的衰退。而很不幸的是:內需服務業才是吸納最多就業者的產業,更不幸的是,相較高薪的半導體等產業,服務業算是低薪,因此雖然總體經濟成長數據似乎不錯,但藏在下面的是更嚴重與惡化的差距與不均。

而平均國民所得(平均GDP)超過3萬美元,主要原因也不是成長率高,而是台幣匯率升值多,讓以美元計的平均國民所得跳升一大截;這種匯率大幅升值帶來的「所得增加」,對那些在島內消費、生活的民眾而言,其實是無感;今年選前,官員除了「別出心裁」,公布一份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台灣家庭平均財富,超越大部份OECD國家的新聞外,更引用IMF的預測,加碼宣傳告訴民眾,我們的平均國民所得今年就要「超韓趕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