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蔣介石為何不否決外蒙古加入聯合國?

2018-07-22 07:20

? 人氣

10月16日,蔣介石接見克萊恩表示,他珍惜與甘迺迪如此坦誠交換意見的私人管道,希望維持其隱密性。[49] 在臺美交涉的最後階段,蔣介石將葉公超排除在外,也不讓沈昌煥知情。得知政策改變後,隔洋在外的沈昌煥請辭,[50] 10月18日,蔣介石對其解釋:「吾人所希望澈底消除『兩個中國』之陰影,與鞏固我在聯合國地位之主要目標,對方於此皆照吾人所要求者誠意實施,則我亦應以誠意應之,對外蒙古入會問題,決改變原定計畫,不作否決之準備。」[51] 4小時後,蔣介石再向沈說明「此次外蒙古否決政策之變更,乃與我原有目的並不相背,以當時冀於美方『兩個中國』政策無法消除,且對我代表權亦無保障,並不表示合作,故不能不作我寧為玉碎與破釜沈舟之決心。今美既有澈底改變其政策之決心與行動,故我為達成國家基本目的,與保持中美國交關係,乃亦不能不有此一改變。其對國家言,否決外蒙古事小,只可作為手段,而打破『兩個中國』陰影,確保聯合國席位,加強我政府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的地位,乃為我之最大目的。」[52] 10月19日,蔣介石自記「最後卒能依照預定方針實施無誤,其大部關係在於經國,克萊恩二人合作之力也,竟使此一已成失敗之局卒得轉危為安,感謝上帝保祐不忘。」[53]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0月25日下午,安理會表決外蒙古入會案,蔣廷黻奉命離席不投票,結果9票贊成,美國1票棄權。蔣廷黻宣示國府仍然認為外蒙古「完全無資格入會」,不使用否決權完全是應「非洲及其他地方很多友邦」的請求。[54]12月15日,聯合國大會表決「重要問題案」,以61票贊成,34票反對,7國棄權,通過第1668號決議,非洲12個法語國家都投票支持。[55]

1955年12月11955年12月13日,蔣廷黻投出反對票。(文史網)
蔣廷黻投出反對票。

綜觀1961年外蒙入會案,蔣介石因廢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而不願承認外蒙古是「獨立國家」,真正原因是擔心美國立場轉變,允許外蒙入聯是承認中共的先聲,為中共進入聯合國鋪路。蔣介石本來就對美國立場充滿疑慮,甘迺迪競選時主張撤退金馬,當選後又提出「兩個中國」來解決代表權問題。而美國改變對外蒙入會案態度,又試探美蒙建交,完全事先不與蔣協商,反而向他施壓,蔣終於不堪侮辱而大爆發。

對於甘迺迪新政府,蔣介石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對外蒙入會案實行否決權,不惜退出聯合國,然後步步為營,先是迫使美國終止與外蒙建交,和承諾對外蒙入會案棄權,繼要求美國公開承諾以否決權阻止中共入會未果,最後透過體制外的管道,取得甘迺迪的祕密保証。從一個弱勢地位,蔣介石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自殺姿態,將臺灣推到懸崖邊緣,迫使甘迺迪斷絕「兩個中國」的任何安排,維持對中華民國的全力支持。以當時的臺美關係看,蔣介石在外交策略上是成功的,難怪他在年終反省錄中說「對美與聯合國代表權及偽蒙入會等問題,乃為我國十年來最激烈,最艱難的,亦是最大或是最後的一次。經過本年這一鬥爭,或將步入較能寬緩之地步乎?」[56]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