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烏克蘭第十課—華盛頓正逼北京對台灣動手嗎?

2022-05-17 06:00

? 人氣

2美國在外交與軍事上動作頻頻,顯示國務院「事實清單」的更新,就是為了因應台海衝突所做的準備,不是準備協防,而是準備將中國拖入消耗戰。(資料照,AP)

2美國在外交與軍事上動作頻頻,顯示國務院「事實清單」的更新,就是為了因應台海衝突所做的準備,不是準備協防,而是準備將中國拖入消耗戰。(資料照,AP)

5月5日,美國務院更新了官網上描述「台美關係」的事實清單(Fact Sheet),移除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述,修改了2018年8月31日公布的版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較於舊版開宗明義地表述 —— 美國承認(recognized)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國認知(acknowledging)的中國立場是,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 以作為台美關係的前提,新版的開頭則強調「作為領先的民主和技術強國(powerhouse),台灣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

經台媒詢問,美國務院以背景說明的方式回覆: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超過40年來,美國的一中政策均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和六項保證。

美方變更兩岸當局都十分在意的關鍵表述,卻堅稱本質不變的態度,讓我想起一樁有趣的新聞。

去年,澳大利亞動保人士與研究者呼籲將「鯊魚攻擊」(Shark Attact)的新聞表述,改為「負面遭遇」(negative encounter),因為在大部分案例中,被鯊魚咬傷屬輕傷,是小鯊魚「用嘴探索」某些東西的天性,而不是想「攻擊」。

美國務院咬了中國一口,這是「探索」新型態的中美台三方關係呢,還是「攻擊」?

澳研究者強調,新聞表述要用「鯊魚攻擊」或「負面遭遇」,取決於傷口嚴重的程度。換言之,到底是「探索」還是「攻擊」,被咬的人說了算,中國若覺得很傷,那就是攻擊,美國務院說的不算。

官網的表述畢竟代表官方態度,與民代生產垃圾法案可不一樣,到底是探索還是攻擊,都得從寬認定,在敏感時機移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表述,就是嗜血攻擊。

在法理上,此舉對台灣也是攻擊,中華民國憲法規範得很清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兩岸在法理上的共同點,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想否認就修憲,制憲,但從來沒有島主做得到。

新版的事實清單,在台美關係裡的「中國」,只是略帶一提「美國長期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沒有中美三公報的內容,等於沒提中國在台美關係裡的正確位置,彷彿是個突兀的存在,感覺美國巴不得不提這個關鍵角色。

「俄烏衝突」世紀大戲,為美國如何利用台灣對付北京提供了一個鮮明的範本,而華盛頓最近在外交與軍事上動作頻頻,行為均指向將台灣「烏克蘭化」。

那麼,華盛頓是在暗逼北京對台灣動手嗎?

幫台灣蹭進國際社會

事實清單簡述分為三個部分:經濟關係,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角色。其中,「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角色」是國務院的主要業務範圍。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