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不應以單一事件,去脈絡化地評價蔣經國

2022-01-27 14:10
前總統蔣經國出身威權,但開放台灣民主化,功過備受爭議與討論。圖為蔣經國訪視彰化鹿港天后宮。(作者黃上賓提供,取自國史館)
前總統蔣經國出身威權,但開放台灣民主化,功過備受爭議與討論。圖為蔣經國訪視彰化鹿港天后宮。(作者黃上賓提供,取自國史館)

我國第一座總統圖書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於上周揭幕。同時也開放蔣經國生前的居住地「七海寓所」,予民眾參觀。蔡英文總統受邀出席,引起政壇議論。藍營說她冒用了小蔣總統的神主牌;綠營則批評此舉不妥適,愧對民主先賢。無疑呼應了蔡英文總統在致詞時所言,「…否則,在台灣,蔣經國前總統永遠只是一部分人的蔣經國。有些人記得他所帶來的經濟發展與安全感,而另外有些人,則記得他所代表的威權體制。」

無可否認,蔣經國主政的16年當中,是型塑中華民國現今樣貌的關鍵年代。也是我國在民主轉型以後,最容易引起藍綠陣營爭論的人物。當時的時空背景,挑戰中華民國繼續生存的壓力來自四面八方。從1972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後,實質扛起維護國家的重大責任。他所面對的是,美國轉向與中共交往,導致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萎縮;國內則面臨社會結構的轉變,黨外民主先賢對威權改革堅定地呼喚。在這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之大,讓他在日記末寫下,「生來就是一條苦命」,作為對自己人生的總結。

去(2021)年林孝庭先生,藉由胡佛研究所公開的《蔣經國日記》,搭配相關史料佐證,出版『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為我們系統性地整理出蔣經國從年輕到年老的心境轉變,同時也描述中華民國在冷戰後的發展歷程。

20220125-林孝庭所著《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封面(作者黃上賓攝)
20220125-林孝庭所著《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封面(作者黃上賓攝)

確實,在國民政府遷台初期,對台灣的看法,如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一樣,只是單純把這塊土地當作殖民地(或說暫居地)。蔣介石不停謀劃著,要如何借用外力,於不久後完成「反攻大陸」的偉業,回到故土,解救水深火熱的大陸同胞。直到蔣經國時代,盱衡國際情勢對其父畢生的夢想,不再有實現的可能,轉而全心全意對台灣進行建設與改革。使中華民國的體制能夠繼續生存於這塊土地上,為台灣帶來經濟發展的絕佳際遇。這也是後來為何台灣民眾對歷任總統評價時,蔣經國能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

情治單位誤判濫抓誰之過?

當然有些人對於蔣經國長期重用特務機關、情治單位,打壓人權而感到反感。認為他不配享有如此正向的歷史評價。如林孝庭於書中所述,蔣經國在五零年代所造成的冤錯假案,必須給予責任歸屬,無從迴避其負責督導全台情治工作所應擔待的政治責任。然而,他根本不可能親自過問每個案件的細節,也時常對特務系統猜疑、反感,甚至不信任。但矛盾的是,又得不依賴這些情治耳目所「餵養」的政治情報,監控政敵乃至民間團體的一舉一動。 (相關報導: 蔡英文讚蔣經國掀綠營震撼!蘇貞昌緩頰:轉型正義絕對會持續 更多文章

其後在他主政的任內,發生眾所周知的江南案、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林孝庭認為,蔣經國或許不樂見政敵流血甚至喪命,但是如果沒有他默許台灣整體氛圍走向緊縮,從而喚起敵我意識,以便應對來自中共與海內外台獨勢力的挑戰,黨內保守力量又如何能夠肆無忌憚?這些接連發生的重大危機,近乎動搖國本,帶給蔣經國的壓力可想而知。但話鋒一轉,林也指出,當蔣經國以台灣安全為最優先考量來處理白色恐怖政治案件時,同時又無法參照當今「普世價值」的條件情況下,他也許是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是在做一件正確且對國家有利的事。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徐和謙觀點:一個為征服者張目,看不到台灣人的展覽
陳東豪專欄:蔣萬安頭上壓著太多不甘寂寞的老人
汪志雄觀點:一黨專政非台灣之福
林錫星觀點:大國讓東盟主導解決緬甸危機的背後有玄機
吳典蓉專欄: 賴清德能傳承蔡英文的勝選方程式?
觀點投書:血脈是事實,政治是生活方式
長平觀察》「我待家鄉如初戀,家鄉待我如罪犯!」 
觀點投書:國民黨少了「韓國瑜基因」萬萬不可
觀點投書:少子化,是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投票
觀點投書:農業不應只是被交換的選項,農業科技是致勝關鍵!
北森蒂納爾島─印度:《黑暗旅遊》選摘(3)
「這是國軍還是婚禮樂隊?」印度國慶閱兵彩排,官兵竟隨寶萊塢音樂起舞 遭痛批削弱武裝部隊威嚴!
許澤天專文:為防疫強制隔離未成年中學生,既違憲也違兒童權利公約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即將出缺!拜登可望兌現承諾,任命「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大法官」
謝孟穎專欄:我在台北有房子,但我不想生孩子
堅持清零錯了嗎?詹長權曝美學者預測:中國零疫情政策會失敗
王國材點名柯文哲盼他當「道安優等生」 北市府秀交通成績單回嗆
「陳時中團隊就是要表演」 沈富雄:堅持清零已對社會造成2大傷害
「性別歧視是對福音的背叛!」125名德國天主教會人士集體出櫃
「病毒鑽進社區多點開花」 前台大醫預言恐陸續出現來源不明感染
批徐國勇穿民進黨「戰袍」視察警政局處 藍:黨國不分,明著告訴你綠色最大?
成功擋下4大公投 民進黨表揚20位「最有力」戰功立委
AR遊戲品美食、好吃好玩食客展 show出傳統與創新好味緒
一群彎腰水利人翻轉寫歷史 侯友宜: 盤點每個積淹水點,不放過任何一個!
高雄宮廟相挺 祈求疫情消弭 台灣燈會圓滿順利
綠營六都市長人選由黨主席徵召 苦苓酸:還好意思叫「民主進步」?
國民黨反感度創16年次高 前青年部主任提「奇蹟戰術」:先泛藍後中間
公平會舉辦30週年慶!總統、行政院長同慶賀!
美國政治日益極化,兩黨相互仇視對立 專家:推升美中爆發危機風險
「台灣20%民眾沒接種疫苗!」李秉穎:照國外情形,每天恐有百例死亡
蔡英文「尊蔣」黨內不滿悶燒 劉世芳籲:也應和威權受害者對話
台灣與病毒共存的下場會怎樣?李秉穎曝鬆綁防疫規定後果:無法承受
新北就服推多元化 5管道失業認定免緊張
7位年度績優研考人員獲市長侯友宜表揚 期許共同為市民福祉打拼
「春遊林園賞秋華」 千年蓪草花藝重現菊展風光
竹山瑞龍瀑布重新開園每日限人數1200人 全程無障礙設施觀瀑新體驗
染疫雜誌編輯12天移動軌跡驚人!多家知名百貨公司、餐廳都上榜,完整49筆足跡一次看
王惠美送「虎哩健康福袋」為住院病童加油打氣 
北部2本土案例設籍中市足跡未到台中 中市春節疫苗開設超過400個門診次
蔡頭71歲肝癌末期病逝!專家揭「沉默殺手」6大前兆,1種地雷食物千萬別碰
蔡英文讚蔣經國 沈富雄揭綠營敢怒不敢言原因:還要看她臉色
新北增3名個案 衛生局長陳潤秋: 持續疫調活動史及接觸者進行相關防疫作為
防疫過好年 蔡英文喊話:民眾快接種疫苗,擬參選人禁止跑攤
王必勝婚外情被拔模範公務員獎 陳時中喊不捨:男子漢要有擔當
高齡化、少子化,七、八年級生40年後恐怕沒人養!網曝未來最可能引發的超慘社會問題
中捷綠線營運9多個月遺失物近5000件 最多的為電子票證其次為現金
GA 黃金甲捐贈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力捷凍寒冬助老
台灣新藥開發一把手 江滄炫:不再讓台灣人成為新藥次等公民
展現數位轉型決心 第一產物保險成立數位辦公室
春節騎鐵馬出遊真享瘦 參山處推薦路線獎金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