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四萬舊臺幣換一塊新臺幣,《茶金》沒有告訴你的戰爭通膨

2021-12-19 07:10

? 人氣

除了「臺灣銀行」之外,在日據時代,臺灣還有許多地方性的小銀行,例如——臺灣商工銀行(1910年6月於屏東成立,成立初期資本額100萬元,為「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之前身)、臺灣儲蓄銀行(1899年成立,成立初期資本額15萬元,1912年與臺灣商工銀行合併)、臺灣商業銀行(1902年成立,1904年倒閉)、臺灣農工銀行(1903年於臺南成立,1907年清理解散)、彰化銀行(1905年成立)、華南銀行(1919年成立;創立資本額為1,000萬元,主要服務對象為——華南與南洋華僑,為擴展南洋貿易之發展,為當時民間銀行資本最豐富者)……等,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來自日本本土的銀行分行,如:三和銀行、日本勸業銀行臺北分行(註八)…….等,另外還有不屬於銀行範疇的臺灣產業金庫(戰後由政府接收改組為「合作金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戰後接收改制的金融機構一覽表。(作者提供)
戰後接收改制的金融機構一覽表。(作者提供)

但在臺灣絕大多數的人還是習慣把錢存在「臺灣銀行」,統計顯示,在明治、大正時代,臺灣所有銀行的存款,臺灣銀行就占了其中的80%至90%,到了昭和時代,這個比例雖有所降低,但也占了總數的50%至60%;以1936年為例,臺灣所有銀行的資本總額為9,000多萬圓,其中臺灣銀行的資本額為4,500萬圓,為市場龍頭;吸收的存款總額為49億2,000萬圓、其中存在臺灣銀行為38億9,000萬圓;而貸款總額為44億2,000萬圓、其中由臺灣銀行放貸的總額為39億1,000多萬圓。所以「臺灣銀行」不但存款多,在貸款方面當然也是最高的,因此對臺灣經濟來說,臺灣銀行具有絕對的主導力量。

臺灣銀行成為日本南進的重要力量

隨著經濟力量的逐漸擴大,臺灣銀行除了臺北本行之外,亦於各地設立支店(分行),同時也積極向海外進軍。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在廈門社立了第一間的分行,以後慢慢的在香港(1903年4月設立香港分行)、福州、汕頭、廣東、上海、九江、漢口......等南中國各地也設了分行。其營業對象最早是臺灣旅居中國大陸的商人及海外華僑,後來則擴及了日本商人,成為日本資金流通中國仲介角色,而在日本侵略中國之後,「臺灣銀行」自然也參與發行日偽貨幣,成為統制中國經濟的幫手。總計從1905~1918年底,臺灣銀行對華貸款(借款)總額為--1,200萬日圓、銀元300萬圓、銀7,000多萬兩。另這對時期日本對華共投資1億6,200多萬日圓,其中臺灣銀行就負擔了4,300多萬圓。除了臺灣與中國之外,「臺灣銀行」也積極在擴展南洋地區的市場,首先在1912年(大正元年),「臺灣銀行」在新加坡設立分行,之後在爪哇島、雅加達等地也設了分行,其營業對象是除了華人之外,也扮演日本南進的重要經濟推手。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