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四萬舊臺幣換一塊新臺幣,《茶金》沒有告訴你的戰爭通膨

2021-12-19 07:10

? 人氣

臺灣於日據後期之臺北躉售物價指數變動。(作者提供)
臺灣於日據後期之臺北躉售物價指數變動。(作者提供,資料來自──袁穎生:《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聯經出版社),p53。)

另外為了方便來臺洽公或是調職到臺灣的其他省籍軍公教人員的薪資發放,在1946年政府也開放舊臺幣與法幣相互兌換,最初制定的兌換比為1:20;也就是1元舊臺幣可以兌換20元的法幣。(註十六)但隨著國共內戰陷入膠著,臺灣部份民生物資大量被收購(征收)運到大陸支援國府軍隊,因此造成臺灣市面物資短缺,再加上受到中國大陸經濟面臨崩潰的波及,法幣不斷貶值,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6月舊臺幣與法幣的匯價已經調為1:44、不久又調整為1:90,之後每下愈況,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8月更是調整到1:1,835;到1949年時,雖然停止兩種貨幣的兌換,但當時臺北市躉售物價指數——以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底,二次大戰結束時為基期(等於100)來比較,自1952年底已上漲8,342倍;而根據經濟學者吳聰敏(1952~)估計,1945年初至1950年底的躉售物價指數更是上漲了218,455.7倍。(註十七)另外人口大幅增加,自然也加重了通膨的壓力。戰後,除了日僑撤退大約50萬人外,臺灣光復的隔年,即1946年底,臺灣總人口約為610萬人,到1950年時已快速增加到755萬餘人,1952年又增加到812萬多人,短短6年之間增加了200萬人,這數字可能還未將撤臺亟待整編的60多萬撤臺大軍與尚未報戶口的人,暴增的人口當然不利於經濟的恢復,尤其當時很多生產活動均未恢復,對經濟的傷害更是雪上加霜。(註十八)而最麻煩的是,為了儘快修復因戰爭而破壞的工廠設備、恢復正常生產,陳儀因此不斷加印鈔票來應急(註十九)!「二二八事件」過後,雖然陳儀遭到撤換,並在5月16日,將政長官公署改組為臺灣省政府,但是,原本的財經政策並沒有徹底的改弦易轍,再加上中央駐臺各機關不斷地要求臺灣省政府代墊相關款項。(註二十)這使得舊臺幣的發行總額,也由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底的53億元大幅上升至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6月14日--新臺幣發行前一天的5,270多億元,發行總數增加約99倍,鈔票面值最大者為10,000元,這面額的鈔票數量約佔發行額的84.2%,而市面上另有臺灣銀行另外發行的4種不同面額──5,000、10,000、10萬及100萬之「即期定額本票」,共計1兆2,000餘億元之多,使舊臺幣幣值更加無法穩定。(註二十一)美國人因此大膽預測臺灣將會在1950年(民國39年)3月垮台,原因不是因為解放軍的武力攻臺,而是認為臺灣的財政到那時將會崩潰。(註二十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