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四萬舊臺幣換一塊新臺幣,《茶金》沒有告訴你的戰爭通膨

2021-12-19 07:10

? 人氣

原本勸業銀行設於臺北市的銀行舊址──位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斜對面的懷寧街與襄陽路交界處,這棟建於1933年的宏偉洋風建築,在1991年(民國八十年)5月24日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今臺北市定古蹟),目前已經改為「臺博館土銀展示館」。相同地,勸業銀行設於臺南的支店,也早被臺南市政府列為市定古蹟。這兩棟建築物的風格頗為相近,皆採用厚重的西洋樣式,與當時日本人移植的希臘與羅馬樣式不同,反而充滿古代中美洲馬雅建築風味,被成為是──典型的折衷現代主義建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勸業銀行曾在1958年重回臺北開設分行,目前在臺灣有三個分行,但是已經改名為──瑞穗實業銀行(Mizuho Corporate Bank),瑞穗實業銀行是在2002年整併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及日本興業銀行而成立的新銀行。

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日本勸業銀行】(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日本勸業銀行)。

(註九)參見──袁穎生:《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聯經出版社),p49。

(註十)參見──袁穎生:《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聯經出版社),p49~51、p363。

(註十一)日據(治)末期由於(侵略)戰爭擴大,隨著軍事負擔與南洋的開發,需款孔急。為了籌措財源,只好增加稅收大量發行公債,鼓勵儲蓄並增加貨幣發行量。戰爭末期,臺灣銀行的貸款額呈現快速增加,其存款額平均只勉強達到貸款數的三分之一,此使得貸款須依賴發行鈔票。

參見──翁嘉禧:《戰後初期臺灣經濟與二二八事件》(中山大學),p83。

(註十二)資料顯示,在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10月底時,在臺灣銀行所存舊檔《發行保證準備卷》第一宗中,查悉有稱為「大判」、「小判」的日本早期所鑄金幣944枚,亦即所謂「日本古金」;將此等古今用為發行的現金準備,係以其所含純金成分計算,原資料有誤列……經更正後實際數額折合165.1786臺兩,尚不及1,652錢,平均每枚古錢的含金量僅有1.74錢,並非甚高。

參見──袁穎生:《臺灣光復前貨幣史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聯經出版社),p380。

(註十三)……根據資料顯示,到1940年底,日本國債在臺灣的銷售總金額已高達211,522,000元,而1944年底總計1,617,079,000元的儲蓄額,又有半數以上轉購日本國債。如此龐大的公債比例,已引有刺激增發通貨的壓力……到1945年接收臺灣銀行時,日方已積欠該年之發行準備金──2,943,949,321,使臺灣在光復之初即缺乏足夠的發行準備。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