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恨的循環─兩個大國纏抱一起,誰都不能脫身:《美國與中國》選摘(1)

2021-12-08 05:10

? 人氣

19世紀起就有不少中國人到美國生活打拼,為美國獨立建國後重要的勞動人口族群。(遠足出版提供)

19世紀起就有不少中國人到美國生活打拼,為美國獨立建國後重要的勞動人口族群。(遠足出版提供)

許多美國人以為,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始於1972年理查.尼克森總統訪問北京,終結2國之間的冷戰。事實上,自美國建國以來,雙方即有互動,互相影響。美國不僅有免費的土地,吸引墾荒者向西前進,中國市場之夢也向美國人招手。美國的思想也啟迪中國人,把他們帶向現代化及外面的世界。美國的科學、教育理論和科技流入中國;中國的藝術、美食和哲學也往外流動。從此以後,雙方人民及其各個政府一點一滴逐步創造了世界上任何兩國之間,最多元──在今天來看,也是最重要──的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在是重述美國和中國故事的時候了。今天,這2國面對面──稱不上朋友,又還不是敵人──在全世界注視下各自追求權力。除非華府和北京找到合作的方式,否則全球暖化、恐怖主義、核武擴散,乃至經濟等全球關注的問題都無法解決。

20211130-美國前總統(右二)出訪中國,為美蘇冷戰末期的重要里程。(遠足出版提供)
美國前總統(右二)出訪中國,為美蘇冷戰末期的重要里程。(遠足文化提供)

美國人最先從和中國貿易往來賺錢,是1783年起至19世紀初期從商業往來賺取的利潤,回頭支撐美國工業革命所需的資金。1830年代,住在廣州郊外迷你商站的40多位美國人大發利市。由於他們的努力,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強大的英國。接下來,中國官員展開了後來蔚為傳統的行為:仰望美國、作為對抗中國敵人的堡壘。一路走來,他們提議與美國結盟,對抗英國、德國、俄羅斯(或蘇聯)及日本。

美國的傳教士、中國的勞工 牽起2國的緊密關係

1830年代,第一批美國基督教傳教士抵達中國。雖然他們經常不適當的、被視為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例子,迫使長久沉浸在儒家舊教條中的華夏民族不情不願接受耶穌基督,但他們對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他們與受過西方教育的中國人一起,提供工具、打破傳統正統觀念的桎梏。他們教授中國人西方科學、批判性思維、體育、工業和法律。他們建立中國第一批大學和醫院。這些機構雖然現已改名,但在中國,仍是同行中的翹楚。美國的女傳教士率先反對殺害女嬰和裹小腳的野蠻習俗,幫助實現中國現代史上最偉大的人權進步。

當美國人把基督教信仰帶進中國之際,華南工人也湧入加利福尼亞淘金。到了1860年代,他們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外國出生族群。那些沒趕上淘金熱的人,變成打造大西部的無名英雄。他們疏濬沙加緬度河三角洲(Sacramento River delta),創造歷史上其中一個最肥沃的農業地帶。他們興建半條連通美國東、西海岸的跨越美洲大陸鐵路。他們開設雜貨舖、洗衣房、蔬菜園以及草藥店,他們提供基本服務,若沒有這些奧援,美國人無從征服西部。

被排擠的中國人 反而促成了美國反歧視、留人才的進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