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必須正視遽轉兩極分化的世界經濟

2021-07-07 06:50

? 人氣

全球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全球經濟產值在今年可望重回疫情前水平(圖/Rafael Matsunaga@flicker)

全球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全球經濟產值在今年可望重回疫情前水平(圖/Rafael Matsunaga@flicker)

包括聯合國UNCTAD、世界銀行、IMF、OECD等跨國機構組織,都對今年下半年及2022年全世界經濟復甦發展,抱持相對樂觀的研判預測,但也同時對全球經濟有可能遽轉兩極分化的新格局,表示相當程度的擔憂。以臺灣經濟社會之高度對外依存,世界經濟新格局情勢的遽轉變化,無一不對臺灣經濟成長動能及對外貿易投資發展前景帶來重大不確定性,尤須審慎予以深刻理解與掌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濟成長與後退並存的兩極分化態勢

世界銀行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可上調至5.6%,標誌著80年來經濟從衰退中翻轉的最強勁復甦;但在世界各國獲得疫苗管道極其不平等現況下,這一波國際經濟復甦態勢,將呈現「高度不均衡樣貌」:得益於強力財政支出挹注的一些主要經濟體如美國,以及產業供應鏈相對完整且對外進出口貨物貿易可續持強勁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如中國,經濟可以顯著復甦;但是,許多處在嚴重赤字公共債務及民間債務「財政斷崖」的主要經濟體如歐盟國家及日本,以及產業供應鏈被撕裂且對外進出口貨物貿易萎退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如南亞、非洲、南美洲諸國,則已難謂有可能跟得上這一波後疫災經濟復甦潮。

以致越來越多跨國機構明確指述:全球正在遽轉兩極分化的經濟新格局路上。

西方價值崩壞造成「全球碎片化」的經濟復甦障礙

全世界正在試圖從新冠疫災經濟中翻轉復甦的宏觀過程中,先進國家對於全球疫苗生產分配的不當處置,已嚴肅深刻削弱全世界社會對戰後國際體系的信任。相較於先進經濟社會國家過去應對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危機衝擊的協力合作,當前國際秩序公義機制所映現的挫敗狀況,正導致越來越多國家懷疑,長期由美國建制主導長達76年的「國際秩序」是否根本不再合乎時宜。

長期稟守「西方價值」的國家社會,尤更須要認真審思應對這些普遍性擔憂;正因為當全球化已經遍及相當程度榫合的全世界經濟營運態勢中,一時之間根本沒有其他「多邊體系」(multilateral system)可以取代當前越發普及的地緣政經普及納入「複邊體系」(plurilateral system)之際,今天全世界格局中唯一能夠顯眼見到的國際社會場景,卻是第一強權美國所不斷阻礙經濟復甦的「全球碎片化」和「升溫中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緊張」之逆天做為,拜登尤更甚於川普的荒謬。

全球Covid-19疫苗分配所耗費的時間越長,對今天本已相當緊繃的國際體系,祇會越發造成全球經濟復甦願景具實遭受世界級「結構性長期損害」也就越大。這個76年前設計的國際體系一直植基於歷史性諸多關鍵基礎建設「公共產品」,即由先進國家依「布列敦森林體制」所建立的穩定國際儲備貨幣(美元核心體制),及大量跨國多邊機構之全球運作資金體制(IMF,WB及GATT之實體經濟運作);今天全球面對的最大系統性結構缺失竟是,先進經濟體享有巨大的歷史性特權,包括在全球經濟統理上擁有事實上的絕對否決權、鑄幣稅權及(作為全球官方儲備貨幣而享有的)經常性較低融資成本。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