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政治迷因的反思

2021-07-07 05:30

? 人氣

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即使高位如幒統蔡英文,常常會被網路酸民挪揄,並以迷因方式呈現。(資料照,民進黨提供)

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即使高位如幒統蔡英文,常常會被網路酸民挪揄,並以迷因方式呈現。(資料照,民進黨提供)

網路迷因在社群媒體廣為流傳,在網路紅人的推波助瀾下,往往可以收穫廣大的回響。在迷因的素材中,政治人物常被作為嘲諷的對象。民主社會,自由發言,身為公正人物,被用來搏君一笑似乎無可厚非。然而,一場以迷因為幌子,實為政治操作的案例也層出不窮。在所謂的認知戰,我認為其中「污名化」的負面影響受到了低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政治人物或特定立場的支持者受到社會羞辱似乎越來越常見,而大眾也見怪不怪,鮮少為此發生。人們用「1450」指稱民進黨的支持者,實則在暗諷這些支持者收受政黨的好處而非出於本意。而「共匪」或「赤匪」指稱國內的親中人士,則直指這些國民通敵,更是嚴厲。

網路打擊異己最下流且有效的方式

事實上,為了打擊異己,眼下最下流且有效的方式便是取個汙名。韓國瑜之於「草包」、馬英九之於「馬卡茸」、蔡英文之於「空心菜」和賴清德之於「金孫」,族繁不及備載。

這其中,又以柯文哲最為慘烈,柯P成了「柯屁」、柯粉稱為「柯糞」,其他諸如「中共同路人」、「柯檳榔」、「柯騙子」等等,綽號多到在討論版占有單獨的專頁。其中最令人咋舌的莫過於「比較會考試的韓國瑜」,使用其他政治人物的負面形象進行攻擊,簡直是取綽號的新高度。

或許有些人覺得搭配時事,使用綽號揶揄政治人物有何妨?然而人的信念是很脆弱的。當我們的信念薄弱時,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認知,更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所能接受的事實。

20210706-台北市長柯文哲、環南市場自治會長林勝東6日一同視察重啟營業的環南市場。(顏麟宇攝)
在網路柯黑攻擊下,柯文哲綽號柯P成了「柯屁」、柯粉稱為「柯糞」,其他諸如「中共同路人」、「柯檳榔」、「柯騙子」等等。(顏麟宇攝)

試想當稱呼台北市長為「柯屁」,我們如何打從心裡認真地聆聽他所言?若我們稱呼台北市長為「柯騙子」,我們要如何接受他所提出的事實?最終我們只能放棄了運用理智思辨,而是全然的否定。時下最新的抹黑手段不是發黑函,而是取些難聽低俗的綽號,破壞政敵的人格,是非黑白就只會被當作迷因一笑置之。政治議題的實質討論則永遠不見天日。

更糟糕的是,當我們接受使用這種羞辱性的詞彙形容政治人物時,我們道德所產生的羞愧感,將使我們更難以接受這些政治人物好的面向,而當人們因使用這些詞語被抨擊時,更會加強這股羞辱感。為了逃避自身的羞辱感,無論事實或真相如何明確,使用這些詞彙的民眾都將無法再改變信念,最終只能成為無法思考的選民或對政治全然冷感。

接受了自己的信念再也無關乎事實

網路上流行「我就爛!」搭配比讚手勢的梗圖,用來做為受到別人攻擊時的回應。而這個流行用語也逐步演變成「我就 1450」和「我就堵藍」等用語,正是反應了網路使用者的信念逐步形成,且無法自拔。這些用語背後的意義已非自嘲,而是接受了自己的信念再也無關乎事實。我想這是台灣人民最大的悲哀。

為了擁抱更健全的民主與道德的社會,請讓我們從拒絕使用政治迷因羞辱彼此開始吧!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前寫手,現職醫學編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