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民進黨政府政策行銷過頭,最終造成人民對政府信任瓦解

2021-06-14 05:30

? 人氣

新冠肺炎延燒迄今已累計超過一萬例,尤其自3+11事件以及富諾特以來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三級警戒實施期間不斷延長,影響人民生活甚鉅。(資料照,柯承惠攝)

新冠肺炎延燒迄今已累計超過一萬例,尤其自3+11事件以及富諾特以來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三級警戒實施期間不斷延長,影響人民生活甚鉅。(資料照,柯承惠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土新冠肺炎延燒迄今已累計超過一萬例,尤其自3+11事件以及富諾特以來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三級警戒實施期間不斷延長,影響人民生活甚鉅,造成經濟損失不計其數。去年由民進黨政府形塑防疫神話,剎時破滅,引發各界怨聲載道。台灣從防疫模範生,演變至如此境界,甚至成為國外引以為引戒負面教材,箇中緣由,實值各界深入檢討。

綜觀各界於國內外媒體報導,最具共識大多指出台灣初期防疫成功帶來輕忽、不守防疫規定、忽視八大產業、疫苗短缺接種率低等皆是潰敗原因。時代雜誌更是以「擊敗台灣大肆宣揚的防疫神話,只需要一杯茶」為開頭,點出台灣防疫牆的脆弱,直指虛假的安全感與不起眼的茶藝店如何擊破台灣防疫的假面。

除了民進黨政府懈怠與人民疏忽環環相扣,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外,面對面對危機,人民對於政府如何因應危機模式更加關注。然而面對此時重大危機,民進黨卻在處理危機上產生許多爭議。尤其民進黨政府面對疫情,總是喜歡用行銷模式來解決問題更是值得檢討。

政策行銷目的主要是彌補公民與政府之間資訊不對稱所形成落差,運用更透明資訊與專業說明,來強化政府與人民之間溝通,其目的應該是雙向的。不過卻也愈來愈多人發現,此種行銷模式卻逐漸演變成單向大內宣模式,政府花了相當多資源洗腦式強調對「政府會做事印象」以及對政治人物的追捧造神,而忽略政策本身與民眾體驗才是主體。偶一為之,人民還沒什麼感覺,但一旦面對真正重大事件,如3+11的破口,大規模社區感染,全台三級警戒,死亡率攀升,皆讓政治人物所謂念茲在茲的「超前部署」攤在陽光下檢視,逐一破功,變成國王的新衣。

此外,鄉民親手抓出親綠寫手被抓包反串中共同路人來帶風向的「疾管家」事件,引發各界嘩然。面對地方政府反應比中央政府迅速,反被網軍出征批評雙北防疫,而被質疑是否是轉移中央防疫不力的焦點,此外「校正回歸」之亂,引發雙標質疑,再加上購置新冠肺炎疫苗產生的各種爭議,凡此種種,皆是人民對於政府政策行銷模式,所產生諸多質疑與不信任。此由許多團體與地方政府尋求自行購置疫苗即可知人民對政府信任資本已逐漸消耗殆盡。所以政策行銷模式不當,將過度消耗政府信任資本,增加政府治理難度,乃顯而易見。

臺灣人民其實大多很自律甚至願意相信政府居多,只要政府在治理上如真為人民著想,相信人民也是看在眼裡,而政策行銷目的主要目的不是為政府粉飾太平,而是切實做好政策溝通與人民對話。雖然當初人民對於民進黨政府信任資本相當雄厚,給與再次連任的機會,但此種信任資本還能等待消耗多久,還是時間一過,人民又忘了,對於政府容忍度又回復如常?然而一旦事件發生又週而復始?人民也應有反省與警惕之處。

*作者為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