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停止到校上課是危機也是轉機

2021-06-14 05:50
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實施居家線上學習。(示意圖/台中市政府)
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實施居家線上學習。(示意圖/台中市政府)

因應疫情停止上課帶來的衝擊

當疫情來到了新一波高峰,在雙北宣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後,一天後教育部則是加碼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實施居家線上學習。遠距教學需要的資源,包含網路、載具之外,部分電視臺的頻道也徵用作為播放學習影片之用,而家長也被迫肩負起照顧的責任,因著疫情展開了新的學習型態。

從新的上課型態來看,並不是每個人的家裡都能夠支援線上學習所需要的硬體設備,縱令教育部提供了4G的SIM卡支援,學生也不盡然都能熟悉操作。而對學校的老師而言,面對眾多的器材借用、線上課程的整備,在隔天就要執行政令的情況下,縱使防疫重要,卻也面臨龐大的壓力,得及時處理。

對家長來說,陪伴家裡的學生上學,除了要緊盯他們使用3C產品的時間,是否專注學習之外,也必須和學生一起面對線上學習產生不專心等狀況。這不僅考驗著家長如何處理學生的脫序行為,突然相處時間拉長,也加劇了原先可能有的衝突。事實上,對家長來說,掌握學習的節奏,使學生專心於線上同步或非同步的課程,本來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更難以兼顧在家工作,因此不少家長抱怨在家上班比原先到公司工作還疲累。

對現場教學的教師而言,除了可能自己家中也有需要照顧的學生之外,線上同步或非同步課程的授課,也是面臨臨時轉換的挑戰,包含熟悉需要的器材、充分與學生互動、乃至於指導學生澄清觀念等等,而學校相應的教學進度,也可能在線上課程的進程中,難以掌控。

以學生的角度來看,少了學校規律的作息,各種拖拉或者是心不在焉都可能發生,恐怕間接影響學習成效。對考完升學測驗的國三、高三學生而言,原先多了不到學校的理由;而對其他年級的學生而言,則是面臨家庭社經背景造成學習情境不同,恐怕加深了學生間的學習落差。

後續可能的政策規劃與檢討

停止到校兩周衍生了許多托育、照護的問題,也是個一起思考臺灣的學生是否還需要這麼長在校學習時間的好機會。倘若在家學習,特別是非同步的課程,學生一樣可以達到不錯的學習效果,那麼相較於其他國家,偏長的學校上課時間就值得深入檢討。從過去學生提案希望延後到校、提早放學、增加睡眠或課外學習時間等議題,都值得在這波疫情後加以檢討。

政府單位應該藉此機會深入的了解這次停止到校上課造成的效應,也透過這個被迫全面性的實施在家學習,探討將來的教育資源分配,以及減少通勤上課的可能與效益。並且評估家庭社經落差所造成的學習差異,逐步改善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問題。

學校的教師及行政人員也可以藉著這次機會,了解到底哪些不必要的會議可以乾脆省去。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措施,通常能有助於老師發展專業。另外,教師也可藉機發展出非同步的數位學習或者是同步的線上學習課程,來藉此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另外,如果停止到校二周的衝擊有限,或者學校專業人員能夠藉此機會發展出相應的配套教學模式,未來面臨相應的天災或其他意外,學校就能夠循這次的經驗採取較佳的解決方案,以保障學生學習的權益,並兼顧到校上課可能的風險與效益平衡。

較未被照顧到的身心健康狀況

以這次停課不停學的配套中,學生的身心狀況是比較少被照顧到的。除了戶外的體能課程明顯為了防疫降低之外,學生少了與同儕的互動,和家人長時間相處產生的摩擦、衝突,和原先可能已然存在的學習困難,在這個緊急的時刻就容易被忽略。

對學生而言,維持身心靈健康的能力似乎比一般成年人來得脆弱。倘若學校也能透過線上或相應的電話訪問等方式了解,並且協助學生安排一些體能活動,來降低身心壓力,或許也是未來應該要逐步注重的面向。

面對風險宜事先規劃因應策略

想要增進競爭力和數位學習能力等,都能透過這次外在壓力增強。學校教師資訊能力以及遠距教學能力都可看作這波疫情帶來的轉機,而行政機關、行政人員與教師也應該透過這個機會建立起因應的作為,以因應未來難以預見的風險。

這些過去未曾有過的劇變,雖然不在已往的經驗範疇中,但也給所有人一次機會,一起面對挑戰。或許,經過了這些困難,所有存活下來的人和制度,也都可以因此提升,以面對接下來瞬息萬變的世界。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線上課程讓美國學生作弊更容易,相關產業蒸蒸日上 更多文章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林進嘉觀點:看,蔡政府如何攻擊一位國家的院士!
楊岡儒觀點:國產疫苗與端午節服用雄黃酒
觀點投書:台灣原本能勝利的,只是我們錯過了
觀點投書:遺落在紓困政策外的女性勞工
觀點投書:讓政治歸政治、疫苗歸疫苗
觀點投書:價值400條人命的國產疫苗
觀點投書:隧道盡頭的那道曙光
觀點投書:民進黨政府政策行銷過頭,最終造成人民對政府信任瓦解
獨家》疫苗配發急轉彎 蘇貞昌點頭熱區加配考量曝光
疫苗分配鑿痕多? 台北市發言人陳智菡批:為何北市灌水高雄少寫
G7領袖峰會首提台海和平 府:誠摯感謝G7成員國對台灣的堅定支持
G7領袖峰會公報首度提台海和平 要求再度調查中國新冠疫情起源
梅雨解不了渴!全台最大水庫依舊亮紅燈
公布受訪逐字稿 總統府:蔡英文沒說過泰國政府阻擋疫苗出口
幕後》侯友宜要求約束底下的人 綠要角批:完全不把蔡英文善意放眼裡
中央疫苗「寄放」各縣市引討論 指揮中心:提醒地方衛生局要優先幫中央防疫官員接種
長輩打疫苗 綠營肯定桃園、批柯文哲只把力氣花在責怪別人
新北要疫苗被「齊頭式平等」 葉元之喊話蘇巧慧:請幫市民向妳爸爭取一下
感染新冠肺炎為何容易猝死?指揮中心揭密:除快樂缺氧外,還有一棘手症狀
擔心民眾跨縣市施打疫苗 投縣府強調:縣內75歲以上人口優先
旱象稍解彰縣畜牧業偷排廢水 臭味難聞引發民怨
盧秀燕宣布暖心醫護 6/15-16提供懷孕醫事人員接種莫德納疫苗
甲安埔首座公托6/16-25招生 中市府鼓勵線上報名
85歲以上長者6/15起接種 中市府已發送施打通知單
長照社福及洗腎者施打疫苗 侯友宜:長輩都是寶
新北攜手數位內容業者 免費追劇、聽歌、看書助防疫
新冠肺炎》國產高端疫苗保護力如何、比4大疫苗價格更高?指揮中心回應了!
快去預約!北市開放85歲長者、65歲原民打疫苗 101處已約滿
本土疫情燒不停,「台灣模式」錯了?醫:歹勢!早點出這件事
防疫卻被綠營狂批 侯友宜:曾提醒蔡英文約束底下的人
汽車革命風暴興起!電動汽車正將加油站送入死亡漩渦
麻將傳染鏈感染率百分百還不怕!彰化警方屢查獲民眾聚賭將依法重罰
彭文正稱蔡英文偷打輝瑞 總統府:停止造謠,正副總統願公布接種紀錄
揭露雙面蔣經國:執行白色恐怖卻走親民路線,心懷大中華卻抗中保台
抗衡中國一帶一路?G7宣布「重建更好世界」計劃 將捐助10億劑新冠疫苗
國道長途旅次大減6成5 交通部4時起調整儀控強度
蔡英文1周3次現身談疫情 府院絕地反攻靠這兩招逆轉民怨
網紅分享赴美接種!3種疫苗任選施打 「潛在花費、時間」曝光
三加十一成破口!機組員居家檢疫管制再收緊 7月起沒打疫苗者改7+7
輕軌成圓又邁進一步!列車首度駛至美術館站,拚年底通車營運
爆料好心肝偷打事件立大功 林靜儀痛打柯文哲為綠營上下出一口鳥氣
彭文正指蔡英文偷打輝瑞疫苗 陳時中:待證實,但過分了啦
房貸還沒繳完就往生,親人不想繼承債務怎麼辦?專家曝關鍵一動作閃掉負債
氣象局長爬山po網被指「挑戰衛福部」 鄭明典回應了
5月21日最緊急時只有211床空床 陳時中:現在已有7065空床,醫療量能充足
柯文哲嗆疫苗資訊「內線交易」 陳時中駁:得到資訊、時間都一樣
封測恐成半導體業出貨瓶頸!專家:廠商應盡速全面篩檢,才能確保營運正常
實驗室洩漏說升溫》布林肯向楊潔篪提新冠病毒溯源調查 中國若不合作,美國仍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