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買房、賣房都更難!專家警告:缺工更嚴重,建案營造品質更要小心!

2021-06-03 17:00
房地產除了七月還要迎來稅制重大的變革,疫情後將面臨三個難關:買房難、賣房難、品質控管難。(柯承惠攝)
房地產除了七月還要迎來稅制重大的變革,疫情後將面臨三個難關:買房難、賣房難、品質控管難。(柯承惠攝)

台灣在當了很久的防疫模範生以後,最近卻失守了,進入三級警戒。在不知道還要持續這樣狀況多久的情況下,房地產除了疫情外,七月還要迎來稅制重大的變革。我認為接下來可能會迎來一個轉折點,房地產將面臨三個難關:

一、買房難

很多人會問,疫情嚴重,很多人工作不保,中小企業裁員虧損,房價會下來嗎?我只能說,從國外的案例來看,都是相反的結果。不管是美國、英國、韓國......等,房價都產生了大漲。我想台灣可能有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未來房價將會持續墊高,買房變得更加困難。

原因:貨幣不保值,供給量萎縮

疫情圖卡_2修.jpg
(樂居提供)

1.印鈔造成貨幣不保值 資金轉入房地產

因為疫情嚴重,政府勢必要印更多的錢、發更多的補助款。原本要升息的狀況,卻反而會朝降息的方向前進。貨幣購買力大幅下降,使貨幣成為「最不保值的」,有多餘資產的人,會把資金投入房地產、股市。

2.重稅打房 屋主不賣市場量縮

回顧過去一整年,台灣房價跟著全球降息等措施、資金熱錢湧入,2020年房地產可說是熱鬧滾滾,各地的開工量、成交量都大幅增加,2020年的六都移轉棟數也創下6年來來的新高。面對煞不住的買氣,政府推出打房政策,其中包含7/1上路的房地合一稅2.0,短期持有者轉售會被課徵重稅,最高達45%,原本預估會湧入市場賣壓,很可能會消失。當市場上的物件選擇變少的時候,房價往上是很有可能的事。

*國外案例:百業越慘 央行印鈔越多 股市房市漲更多

2020年美國疫情大爆發,祭出封鎖令、管制令,導致各行各業都深受打擊,唯獨房地產引爆熱潮,最主要的原因,美國聯準會(Fed) 祭出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降息政策、房貸利率調降等措施,根據《經濟學人》,過去一年疫情期間,美國漲11%、德國9%,其中英國,經濟面臨300多年來最嚴重的衰退,房價卻上漲達8.5%,另外,從這次疫情衝擊之下,我們在國際間可以看到這波漲幅「蛋殼區」幾乎高過於「蛋黃區」,原因來自於各國封鎖後,遠距工作變多,許多人選擇郊區買房;疫情投資潮,全球股市卻「漲」聲響亮,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更突破「萬六」大關。

二、賣房難

房價看似漲定了,那屋主、代銷、房仲將會是最大受益者嗎?其實未必。屋主要賣房會受到重稅的壓抑,持有期間算是無預警的拉長了,而且在房價續漲的狀況下,政策只會越來越嚴格,對屋主不利。至於從業人員,作業的難度將會高很多,包括建商會面對土地成本、營建成本高漲、代銷會面臨業主大幅調價、房仲會面臨社區的限制看房等,成交量縮,也會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價漲量縮 產業走入惡性循環

疫情圖卡_1(1).jpg
(樂居提供)

全球原物料暴漲,根據《Bloomberg》資料,食衣住行的原物料成本,都相較兩年前疫情還未臨時飆漲,民生必需品的豬肉、製作衣服的棉花、裝潢用的木材,原物料都喊漲;此外,與營建業最有關聯的,金屬、鋼鐵等物料,也出現有明顯的漲幅。不過對於台灣來說,影響最大的,應該會是缺工的問題。疫情嚴重,更不可能開放外勞來台。目前全台都在搶工人,台積電要蓋廠房,用兩倍以上的工資,把最好的工人吸引走,因此一般建商要蓋房子的成本,會比以前要高的很多。至於土地,飆漲的幅度肯定不會低於房市的漲幅。建設公司會因為市場買地不易、營建成本調升的原因,大幅調高售價。代銷銷售的難度會變難。這個趨勢,可以從今年以來,原本在市場上走中低價位的寶佳、茂德集團,都展開了大幅的調價策略,就可以看出。

疫情圖卡_3修(1).jpg
(樂居提供)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紓困4.0》去年曾獲紓困藝文工作者 文化部3萬救難金4日直接入帳
新冠戰疫》死亡率逐日上升 學者:未來兩周照顧好這群人才能控制住
防疫期間怕感染不敢看病?醫師:出現3種狀況要儘速就醫,否則比新冠病毒更危險
「離島醫療能量受嚴重挑戰」 民進黨連江黨部籲中央慎重考慮強制快篩
防疫賴在家、健身房停業去不了?網友最推薦的6大居家運動一次公開,不出門就能維持好身材
預防「防疫詐騙」 盧秀燕:一經查獲重懲絕不寬貸
40多歲無慢性病仍死於新冠肺炎 張上淳透露這樣做可減少重症
佛光山買新冠疫苗卡關 陳時中:嬌生沒有民間購買平台
中市路邊停車費線上繳打8折 減少臨櫃群聚風險
中央公園再得獎 獲2021全球卓越建設銀獎肯定
新冠肺炎》3種方法快速預約疫苗接種!唐鳳:APP、專門網站6月中將上線
中市北屯家族群聚案1死 為台中首件重症死亡個案
2600億「紓困4.0」要來了!朱立倫他建議:「每人補助1萬」才符合廣而公平原則
機場淪防疫破口?確診者竟成功搭機出境 指揮中心回應了
紓困4.0》教育部8大紓困措施一次看 這些人每人可領1萬元
北市疫情悶燒、43%來自家戶感染 柯文哲呼籲:市民在家勿共餐
紓困補助》孩童家庭防疫補貼該如何領取?教育部教你4步驟快速申請,實體ATM也包含在內
中亞疫苗外交戰場》烏茲別克青睞俄羅斯更勝中國 不實資訊影響大眾接種意願
港84萬劑復必泰快過期 趙少康籲港府「開放台人赴港施打BNT疫苗」
獨派學者節目遭停播!本人親吐關鍵:批評民進黨、沒罵柯文哲
台中首例確診死亡!北屯家族9人全染疫,78歲爺爺病逝家屬慟沒人能見最後一面
日本援台AZ疫苗要來了?陳時中這樣說
倒數3天仍缺近百台!幫助弱勢兒少「一人一平板 停課不停學」爭取平等學習機會
指陳時中曾接受台塑捐贈疫苗 藍營批:蔡政府疫苗立場自打嘴巴
疫苗是關鍵?「航海王」領頭先行 謝金河:「航空慘業」將出現大轉折
台灣瀕臨四級邊緣,中國廣州再度封城:新冠肆虐一年半,各國限聚禁足做法大不同
紓困4.0》疫情重創商業服務業 本國全職員工將獲每人4萬補助
宛如電影場景!高雄港起重機被撞毀 駭人倒塌畫面曝光
採購BNT還有希望?駐德代表爆「仍是進行式」 幕後苦衷曝光
紓困4.0》政院:個人現金紓困新增330萬人次
端午祭祀、返鄉恐成防疫破口 陳時中警告:沒達管制效果要暫停
貨櫃船於高雄港內偏航造成起重機倒塌 已由相關單位著手調查
中鋼再次呼籲國內鋼鐵業者 一同維繫市場榮景與秩序
疫情衝擊股東會召開 綠委呼籲修法讓上市櫃公司得以舉行線上股東會
新冠肺炎》感染高峰再現?增583例本土、17死 陳時中:不好的跡象
新冠肺炎》新增364例本土!「疫苗接種懶人包」一次公開,3大預約管道超方便
新冠肺炎》文大群聚案14人快篩陽性 PCR檢測結果出爐了
以太幣會取代下跌的比特幣嗎? 奇亞幣將上市 礦工揭:若低於200美元挖礦將無意義
科技熱議》飆速的5G真的幫VR虛擬實境遊戲,裝上了起飛的翅膀!
賈選凝專欄:廣東疫情拉警報,熱區PCR與疫苗接種「全員覆蓋」
中國軍機入侵馬來西亞空域?馬國嚴正抗議,北京否認指控:只是例行訓練,一切遵守國際法
宅在家依然變行家 青年局講座上線
挺農民 陳其邁市長防疫記者會大力推薦玉荷包
貴婦瘋傳的養顏方法 「燕窩界香奈兒」李向月連走平價奢華風
科技熱議》一場艱苦的戰鬥!600天過去了,華為的「鴻蒙」系統現今如何?
紓困補助》每人可領4萬元!服務業最新特別補貼方案出爐,餐飲、娛樂業通通受惠
影片曝光》貨櫃輪撞起重機、多貨櫃從天而降...高雄港發生重大意外!2人受困1人送醫
金融熱議》比特幣五月大跌4成,《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為何喊大買?
國際熱議》中國三胎政策大開放!習近平罕見提早半年實施,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麥當勞待取餐點堆滿架,為何UberEats沒人要送?外送員怒揭背後真相,根本逼人棄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