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議》劉鶴將被換掉?鴿派貿易大將退位,中國新貿易戰狼將上場?

2021-05-18 13:00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經濟事務上有幾十年的經驗。(AP)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經濟事務上有幾十年的經驗。(AP)

過去三年,中國對美貿易談判的主要代表劉鶴,將被除名?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政府正考慮更換中美經濟對話代表劉鶴,掌管商務部的副總理胡春華有可能接替。

劉鶴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少年時代的好友,在之前的中美貿易戰期間,習近平特別指定他,跟川普政府談判。胡春華還曾擔任廣東省省委書記,比劉鶴年輕十幾歲,但兩人在2018年一道獲得提拔,成為四名國務院副總理中的兩位。

在中美貿易談判可能重啟的關鍵時刻,首席談判代表更動,引起外界無限聯想,特別是中國政府已任命有「戰狼」之稱的外交官劉曉明,為新的北韓談判代表。這次的換將,會不會中國在貿易談判上,也改走鷹派路線?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專訪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美國暫時不會取消對華關稅 更多文章

這報導一出,中國即否認,但依金牛幫二十年的新聞經驗,空穴不來風,特別是選擇讓 WSJ 這樣的指標性外國媒體披露,中國內部一定發生變化。WSJ 文章中的每一個字,都值得推敲呀…VVIP搶先閱讀全文

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德國第四大黨刪「一中政策」!自民黨支持台灣人民自決
「台積電3奈米On-line怎辦?」一周停電兩次 半導體業者剉咧等
台港關係惡化?香港政府:在台辦事處「即日起暫時停止運作」,強調「與台灣疫情無關」
為錢向北京叩頭!《紐時》揭蘋果禁APP出現台獨議題
早就預言放確診者進來下場!台灣4天損失恐上兆 館長怒了:沒人敢討論
金融熱議》炒股三人行的悲喜人生!小散戶的超跑夢,只維持了三個月…
邊受訪邊喝威士忌、呼大麻,為何馬斯克能成為世界首富?一窺他成功秘訣,多數人都做不到
台電2度跳電 高虹安:當天無法配合發電的機組,為何可列入備轉容量?
宅在家看劇也能救台灣!這3家影音串流平台贈送免費序號,當紅韓劇、強檔電影通通看得到
高市地政局「網路申領地政電子謄本及跨縣市收辦土地登記案件」防疫免奔波
金融熱議》華爾街日報鐵口直斷:豐田汽車可能將成為下一個科技巨頭!
新一批AZ疫苗6月底到貨!美國2000萬劑疫苗援外 蕭美琴:台灣正全力爭取
獨家》北市驚傳醫院不收確診者!逾百患者在家隔離 市府無奈吐關鍵
亞東院內群聚》染疫再擴大!2名護理師PCR陽性,已有1名確診個案過世
亞東醫院病患、醫護群聚感染!院方證實:1名86歲確診者死亡
台灣確診人數日日破百!他一席話道出全面封城的關鍵指標,竟然不在雙北地區
防疫破口》46歲男沒戴口罩大鬧松菸誠品!警方到場發現竟然是通緝犯
美國支持疫苗「專利豁免」,中國網民冷嘲熱諷,北京當局卻表態跟進
這波疫情有望趨緩?醫指「關鍵數據」曝:除非出現這項徵兆
信用卡叫外送、網購,刷哪張最划算?盤點5張優惠最多神卡,綁行動支付最高可賺10%回饋
華爾街日報》比爾蓋茲20年前出軌事件遭調查!疑是辭去微軟董事會和離婚導火線
疫情嚴峻還是堅持要釣蝦?台中老闆怒改店名「別再問了低能兒」,霸氣回覆網友一面倒狂讚
幕後》5天內2度分區限電 綠委群組有人質疑:擁核派做怪
退休只靠勞保年金,竟然能月領4萬!勞工善用3招把錢放大,老年沒工作也不愁吃穿
台灣新冠疫情何時終結?楊志良答案嚇壞郭正亮
鋼鐵股重挫!有逃命波嗎?分析師示警:鋼價向來牽連股價,現在很可能是牛市尾巴
疫情升級換蘇貞昌當指揮官?楊志良笑稱要逃難 不如讓「2人」來接手
如何判斷對方說的話是真心話是謊話?FBI教你從4個手部動作,輕鬆抓到對方隱瞞的證據
居家防疫期間該買什麼?營養師推薦防疫最耐囤的9大食物,最久可放長達三年!
北京稱願助台抗疫 陸委會酸「不必假好心」:對岸不阻撓,可從國際取得疫苗
英國外相:網路犯罪是民主和專制的分界。莫斯科和北京利用網路要挾世界
一周兩次停電,台電坦承:供電能力緊張
「現在全沒水可以喝了!」萬華街友成疫情最大犧牲者 做工的人揭露底層重災區
美陸戰隊重大轉型,盡顯對中崛起擔憂?台灣「關鍵地位」曝光
刪Q案更有看頭了?顏寬恒空戰實力猛增 陳柏惟恐遭「雙面夾殺」
新冠肺炎》國內同時出現3條平行傳播鏈?張上淳秀關鍵證據
專訪:中國是巴勒斯坦的真誠朋友?中國會介入以巴衝突?
「請把自己和別人當感染者!」醫師:新冠肺炎5到8成是無症狀或輕症
風評:「防疫國家隊」是欺人?還是自欺?
趙春山觀點:「以巴衝突」考驗拜登對外政策
朱淑娟專欄:缺水風險下,海淡廠不可忽視的備援功能
汪志雄觀點:台灣防疫真相─一場不知敵人在哪裡的戰爭
洪德仁觀點:保存醫療量能,不能輕忽診所的角色和困境
汪葛雷觀點:得意忘形所以缺乏準備,這就是臺灣的防疫
印度疫情超慘,為什麼投資還有機會?專家:經濟成長世界第一,甚至比中國強!
觀點投書:庶民對防疫的幾點不吐不快!
觀點投書:只提升防疫等級,於事能有多少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