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氣站離岸不影響藻礁生態?環團出身綠委:需要更多科學驗證

2021-03-04 22:30

? 人氣

環團出身的綠委洪申翰表示,因為學者投入藻礁生態調查研究,才有現在的三接離岸方案。(資料照,盧逸峰攝)

環團出身的綠委洪申翰表示,因為學者投入藻礁生態調查研究,才有現在的三接離岸方案。(資料照,盧逸峰攝)

藻礁公投連署過關,環團出身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洪申翰4日受訪,被詢問到底此案是否會對生態受衝擊,洪申翰表示,在賴清德內閣時期,行政部門研商了新的離岸接受站方案,這個方案可以避開潮間帶、維護藻礁生態是事實。但按現在證據,行政部門要說新案對生態沒有影響並不精準,需要更多科學驗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洪申翰說,現在的爭議點是在海上的工業港,對海底下的生態影響為何?按現在證據報告,水下有一個爭議點,確實對水深十米以下的生物棲息地會有影響破壞。此外,有些學者提出海面上有構造物,對海流條件會造成影響,這也是爭議點,目前處於各說各話,他個人覺得到底影響為何,需要用更多科學方法去釐清。

桃園大潭藻礁。(柯承惠攝)
為了維護桃園大潭藻礁生態,蔡政府將三接改為離岸設置。(資料照,柯承惠攝)

洪申翰說,此案早從馬英九政府時代開始規畫,在2015年重新核定。但馬政府重新核定此案的原因不是非核家園,而是為了處理台灣整體天然氣布局風險管理,因為中部有台中、南部有永安,北部也需要有接收站,否則大潭跟通宵都是南氣北送,這樣可能在風險管理上會有許多挑戰。洪申翰也承認,最早三接在大潭剛提出環評時,確實也有提過台北港替代案。

洪申翰再說,桃園海岸線很多有藻礁,現在大潭藻礁是爭議核心,過去學界對這一塊重視度也不夠,中油就說這塊大潭藻礁生態差,但2017年有很多學者來到這邊調查研究,確實發現生物多樣性的實際證據,讓中油無法再用「大潭藻礁生態差」這個理由,越來越多學者投入,讓中油無法否定生態價值。

洪申翰表示,因為學者投入調查研究才有現在的離岸方案,把三接弄到海上去,避開潮間帶、讓開發面積縮小。本來是要把藻礁全部挖掉,但因為要維護生態,設備變成在離岸的海上、規模也縮小,既有案上不增加開發。

洪申翰說,要問他新的離岸方案是否不會影響生態,他沒辦法回答,但此案確實已經保留生態最好的潮間帶,不過,對水下生物棲地以及海流這些地方的爭議,需要更多科學研究去確認。

喜歡這篇文章嗎?

顏振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