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紀念《平等新約》78周年─兼論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

2021-01-17 07:20

? 人氣

1982年10月,即《八一七公報》(August 17th Communique)簽署兩個月後,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發表了一份備忘錄,明確指出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兩岸架構,是「北京與台北某種形式上的和解或共識,讓中國的這兩個部分能夠和平共存」(If Beijing and Taipei could reach some form of accommodation or association that would permit the two parts of China to coexist peacefully)。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刻台灣已經由「十大建設」實現經濟上的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雖然缺乏國際社會的承認,在制度上卻有絕對的優勢,完全不必擔心在與中共的談判中被對方吃掉。然而蔣經國也好,宋美齡也罷,那個時代的國民黨人都曾在過往與中共的談判中受騙上當,並不願意推動兩岸的官方接觸。蔣經國生前唯一做的,僅止於從人道考量出發,允許外省老兵返鄉探親而已。

要等到李登輝上台,宋美齡、沈昌煥等堅持「漢賊不兩立」的國民黨元老派逐漸失去權力後,台灣才重新推動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官方接觸。而蔣經國在他去世前,也透過廢除黨禁和報禁,賦予了李登輝在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政治基礎,將與大陸談判的權力交還給了「台澎金馬地區」的人民。換言之,兩岸重新接觸其實也是80年代台灣「民主化」的產物,符合美國的期待。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1982年10月份出版關於兩岸政策的備忘錄,為後來「九二共識」的誕生打下基礎。(許劍虹提供)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1982年10月份出版關於兩岸政策的備忘錄,為後來「九二共識」的誕生打下基礎。(許劍虹提供)

延續「門戶開放」政策的「九二共識」

推動90年代兩岸重新接觸的,除了以李登輝、辜振甫、許惠祐還有蘇志誠為代表的國民黨「本土派」外,主要就是陳長文、邱進益、焦仁和、蘇起以及馬英九等第二代外省精英,即所謂的「革新保台派」。他們的共同點,是通通都有前往美國留學或者出使西方國家的經驗,都是黨內「親美派」或「知美派」的代表人物,比小蔣更能適應1972年後美國對華政策的演變。

他們以《上海公報》中「美方認識到海峽兩岸所有的中國人都堅持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的字眼為基礎,認為無論《中華民國憲法》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所以兩岸人民都自認為「同一個國家」的中國人,這讓兩岸官方有了重新接觸的基礎。不過對於由哪一個「政權」代表「中國」,兩岸又受到「一中憲法」的影響無法形成「共識」。

畢竟《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相互排斥的,中華民國從來不承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將中華民國視為已經被推翻的「前朝」。雙方的統一目標都是建立在消滅對方的前提下,導致兩岸遲遲無法推展官方接觸。所幸《上海公報》沒有明確提出「誰代表中國」的這一點,讓兩岸能夠在「一個中國國家,兩個中國政權」的基礎上展開對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