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健保費率漲價前,政府該先作些事吧!

2020-11-30 07:20

? 人氣

健保費即將調漲,圖為健保署9月舉行「健保25、珍惜健保、全民珍寶」活動,行政院長蘇貞昌(左)、衛福部長陳時中(右二)及健保署長李伯璋(右一)主持抽獎儀式。(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健保費即將調漲,圖為健保署9月舉行「健保25、珍惜健保、全民珍寶」活動,行政院長蘇貞昌(左)、衛福部長陳時中(右二)及健保署長李伯璋(右一)主持抽獎儀式。(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衛福部健保會近日討論健保費率調漲,在激烈討論後仍難有共識,不過,醜媳婦總得見公婆,健保費的調漲眼見已是無可避免,不過,在此之前,政府還是該作些事,舉目可見的浪費與無效率都該有改進政策,並好好跟民眾交代一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健保的安全準備金到明年底時就會低於一個月支出,依健保法26條的規定:「本保險之安全準備低於一個月之保險給付總額」就要法應調整費率;而健保從2017年起已連續3年出現虧損,而且虧損金額逐年擴大,金額從近百億元至去年突破300億,預估明年更要破7百億,調漲費率既是法令明文已訂,又是現實上非作不可的事了。

健保費率調漲當然不是一個單純「技術面」的決策,嚴格來講,是百分之百的「政治事件」,因為漲費率是所有人都不樂見,保費是由雇主、勞工與政府分擔,被保險人(一般民眾)當然不爽多花錢,企業更因負擔加重而哀嚎,政府也當然不想作這種得罪所有人的事。因此,最後到底要漲多漲少、緩漲還是急漲,都是一門學問,更是充滿政治考量。

現行費率是4.69%,幾個主要費率版本中,包括小漲到4.97%、大漲到5.47-5.52%等不同版本,利弊互見;漲幅小好處當然是反彈小、勞工與雇主增加的負擔縮到最小,壞處則是只能撐一年又要面對問題。漲多的好處是縱然談不上「畢其功於一役」,但好歹能多撐2-3年,壞處就不必多想,就是大家負擔增加較多。

坦白說,鑑於小漲4.97%只能多支撐一年,等於這次調完馬上又要面對再調漲問題,雖然是讓繳費者負擔增加最少的版本,但以較前瞻眼光看其實不值得考慮。至於一口氣調到5.52%,則需要考慮新冠疫情畢竟讓不少企業與勞工的財務能力弱化,縱然每個勞工增加的負擔在數百元之譜,但對企業而言積少成多,還是一個負擔。

因此,最終政府還是要反求諸己,先把自己最該作的事作好,這時伸手跟大眾要錢也才更理直氣壯。例如,政府該撥補的經費,到底何時會實現,該說清楚、儘快撥補;而講了多年的「節流」、抑制醫療資源的浪費與濫用,又到底作了多少?

當然,政府也可考慮如同對那些退休基金的財務挹注─坦白說,相較於挹注特定的退休基金,政府財務支援健保應該更有正常性,因為健保投保率高達99.84%以上,等於所有國民都投保了,政府財務支援,受惠的就是全民,當然值得、也必須作。

對於這麼一個藍綠惡鬥不休、政治分裂的台灣而言,台灣健保應該算是少數的「全民共識」,真正的「台灣價值」,民眾對健保的滿意度接近9成,不論是台灣還是國外,少有一個政策能長期得到如此高的滿意度與支持率。

當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來台訪問,就盛讚台灣健保制,還說美國政府應該跟台灣學習─在先進國家中,美國以最高昂的醫療支出、最短的平均壽命而聞名。台灣這次防疫的成功,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顧問、賓州大學醫學教授易曼紐在接受外媒訪問時,就把此歸功於台灣健保制,因為「人手一張的健保卡」,讓台灣在防疫作為上有「幾乎完美的執行力」。

因此,對這項舉世稱讚、全民受惠的制度,當然希望能永續經營,民眾也一定支持,不會坐視其虧損在以運作;但在民眾多掏錢的同時,更希望政府多作好原本該作好的事─從開源到節流,許多浪費與無效率、甚至潛藏的弊病,都該有所處理;而如果政府能珍惜謹慎的花錢─例如今年那種亂撒錢的紓困補貼少搞一些,國庫也會有更大的底氣支撐健保財務,而不是動輒喊漲,如果這些不能作到,很快就要面對修法把費率上限提高的窘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