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曉觀點:在集體中失去的個人信仰與理想

2020-11-30 06:20

? 人氣

圖為蔡英文總統參加長老教會宣教150年大會。(取自臉書)

圖為蔡英文總統參加長老教會宣教150年大會。(取自臉書)

小時候去主日學,不少朋友是基督徒。然而,基督教會諸多黑歷史讓我產生不少懷疑。聖經中「全知全能」與「全善全愛」的矛盾,也讓我懷疑「聖經」這本受「人」權力傾軋、妥協、折衝所形成的書是否正確傳遞神的旨意。因此我雖深受基督教某些價值影響,但絕非基督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赴美留學前夕,太平境教會張宗榮牧師,和我聊了解放神學後,送給無可救藥的我一本無教會主義者矢內原忠雄(因反戰、批判殖民統治被拔除東京帝大校長一職)的「基督教入門」。

「無教會主義」是矢內原忠雄的老師內村鑑三(明治時代抗爭足尾礦毒事件的社運者)所提倡,他認為信仰應該由個人,透過真誠本心直接和上帝溝通。信仰不必然要透過制度和儀式,也不用、甚至不該藉由教會實踐。根據我對長老教會的觀察,我非常認同無教會主義者的觀點。

雖然,長老教會一直自認秉持基督精神追求社會公義,並且常常以「戒嚴時期協助台灣民主運動、打破威權體制」自豪。

然而,在南鐵運動過程,長老教會高層表示「認同你們的訴求。但是,希望你們不要批判賴清德、不要攻擊民進黨。因為我們需要他們打倒萬惡國民黨!」在地方媒體受政治力量干涉不報導南鐵抗爭之際,長老教會《公論報》記者仗義揭露,事後卻遭教會高層要求不得再報導(我很好奇他們對於新聞自由的態度)。此外,看看長老教會對民進黨執政時在人權侵害、環境破壞、勞工權益的漠視態度。再加上近日濟南長老教會牧師黃春生只顧藍綠、不在乎弱勢者抗爭地批判「秋鬥」的態度。更荒謬的是台南神學院教務長羅光喜偏採舊約,以耶穌基督所對抗的法利賽人之觀點寫下奇書《台灣建國神學》。

根據上述事實,我因此認為,長老教會在戒嚴時期對民主運動的支持,既非出於對基督的信仰,也非出於對民主自由平等價值的認同,而是出於「國族主義」!他們忘了「破除偏狹國族主義」正是耶穌基督與猶太教不同之處!

更甚者,看看長老教會與民進黨政客間的親密關係。給到處拿香拜的賴清德會籍、任命賴清德子弟兵陳宗彥(現任內政部次長)擔任長榮中學董事長,放任長榮中學涉入炒房炒地而致財務危機。2016年總統選舉前夕,教會人士為蔡英文祝禱加持,自由時報描寫當時的景象「眾人感受聖光降臨」,蔡英文彷彿成了台灣人的彌賽亞!一群神職人員在這場政治秀中共同犯下十誡前三戒!這更顯示,長老教會高層、甚至可能相當比例的牧師、長老與信眾,所信仰的並不是上帝,而是權力、地位與虛榮,甚至還有金錢。

在南鐵運動中,有神學院學生、教友、牧師效法耶穌基督關懷協助遭權勢迫害者。我對這些「個人」充滿感激,並且敬佩他們展現出「政治不正確」的道德勇氣!然而,長老教會對於「國族主義」、「權力、地位與虛榮」的崇拜,徹底違背基督信仰!當長老教會聲稱「推動民主運動」、「耶穌基督是我真神」時,只是一種儀式、虛偽無比!

宗教,本應具備引領世人超越世俗追求理想社會的功能。馬克思•韋伯也視基督教為西方文明超越現實往前進步的文化因素之一。在中國,縱使是重視科學民主自由、甚至有相當程度「唯物觀」的墨家,也把對真理的追求拉高到宗教層次,使其門徒「死不旋踵」,企圖翻轉人民在強權狹縫中遭壓迫的命運!

然而在台灣,世俗的教會,也只不過是世俗社會的縮影,全然不需寄望其「超越性」與「理想性」。這不是針對教會苛責,因為在漢文化這種世俗社會中,集體本來就易使個人失去信仰與理想。

且不論人披著羊皮的虛偽。教會透過群眾聚集感染情緒、強化「信仰」。同樣的,社會既定成見、流俗價值也會透過集體情緒進一步強化。更何況,漢人社會的鄉愿在講究「愛」的宗教團體中,發揮更大的效果,阻礙個人對是非價值的堅持。

簡言之,沉溺集體中的個人很難誠實看清自己、客觀認識現實。缺乏這兩點的個人不要說沒有辦法真誠信仰、更遑論站在弱勢者一側、批判社會不義。這不只是教會的問題,是所有集體主義組織的問題。

當然,或許長老教會信仰的真神也支持教會對於「國族主義」、「權力、地位與虛榮」的崇拜。那麼,我寧可下地獄,也不願意信仰這種神!

*作者為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