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紛紛撤出中國!為何近年台商投資中國金額砍半?《經濟學人》點出三大因素

2020-11-25 14:40

? 人氣

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位於中國廣東深圳的工廠(AP)

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位於中國廣東深圳的工廠(AP)

中國1988年開放台灣投資的3個月後,鴻海富士康在深圳建立第一家台企中國工廠,開啟台商西進淘金的風潮;到了2008年,台灣成為中國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中國外商投資量約有1/6來自台灣。然而近年隨著兩岸關係改變、市場環境惡化,台企逐漸撤離中國,另覓投資樂園,從2015年以後,每年從台灣流入中國的投資金額已銳減逾50%。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西方國家對中國質疑加深,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還要希望獲取台企的青睞,雖然中國祭出諸多惠台政策,宣稱要幫助廣大台商、台企應對疫情和復工復產,但主要有三大因素使台企對中投資降溫。一是地緣政治,二是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消逝,三為台企出現接班斷層。

曾經的西進登陸淘金年代

一個秋日早晨,成千上百求職者在江蘇省崑山市的台企公司「厚聲」門外大排長龍,厚聲開出每月工資人民幣4000元(約新台幣1.7萬元),是當地最低工資的兩倍。崑山市人稱「小台北」,10萬多名台灣人在此打拼事業,當地遍布著數百家台灣製造商,這說明了台商在中國的廣泛現象,據估計有多達120萬台灣人(占台灣人口的5%)居住在中國,其中許多是商務人士。

鴻海,富士康,台灣(AP)
鴻海富士康(AP)

1980年代開啟的台商登陸風潮,受到語言優勢、廉價勞力和廣大腹地的誘惑,台商很快在沿海省份設廠,資金多半流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過去30年來,台灣公司總共在中國投資至少1900億美元(約新台幣5.4兆元),全球最大代工廠鴻海富士康有七成產能位於中國,雇用多達100萬名中國勞工,這員工數已經超過中國本地任何私營企業。

從營收來看,中國12個最受歡迎的消費品牌中,有3個是台灣品牌──中國人最愛搶購的康師傅泡麵、旺旺餅乾和統一食品。蘋果公司在中國的三大供應商──富士康、和碩和緯創公司,老闆都是台灣人。中國則將台灣視為投資與晶片關鍵技術的重要來源,中國竭盡全力從台灣招募更多企業,2018年至2019年之間出台惠台31條、26條措施,給予減稅、參與5G建設競標等機會,「為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

迄今為止,北京努力爭取台商投資的成果有限,2015年以來台企投資金額逐年下降了一半以上,由109億美元(約新台幣3107億元)降為2019年的41.7億美元(約新台幣1188億元)。

三大因素使台企對中投資降溫

一、地緣政治惡化嚇走台商

《經濟學人》指出,台灣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中國想通過加強兩岸交流聯繫來阻止台獨,北京對台灣公司祭出特殊優惠待遇,但卻公開指稱台企為「國內公司」,引起更多懷疑。地緣政治紛爭惡化也嚇走了不少台商,美中相互施加報復性關稅,促使許多台灣製造商將產線撤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