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劉仲敬》中美關係回不去了!冷戰若演變成熱戰,台灣無法脫身於外

2020-10-31 10:30

? 人氣

若中美爆發戰爭,台灣無論如何都會被捲入其中。中國攻打台灣時,如果內應人數多的話,台灣受的損失就會大;如果人數少的話損失也會少,不過無論如何,共產黨並沒有可以拿下台灣的實力。所以結果就是,如果台灣內部的親華勢力演化為親共勢力做內應的話,規模如果搞得比較大的話,將來的排華和去中化就會非常徹底,像印尼一樣,很可能華裔和1949年以後的所有移民都要被掃地出門,變成黑五類和被起訴的對象;而如果他們轉變得夠快、迅速變為本土派的話,將來獨立於中國的台灣可能還是一個烏拉圭式的漢語國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烏拉圭人和阿根廷同樣都講西班牙語,兩者的積怨是不深的;而原來從中國大陸過來台灣的200萬人的後裔,仍然可以掌握原有統治菁英的地位。就像今天的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它的統治精英仍然是過去阿根廷內戰時期,阿根廷軍閥阿蒂加斯(José Gervasio Artigas)這批人的後代,而不是烏拉圭本土的印地安人。

中國自身的實力是不足以吃下台灣的,這是一個清楚的事實;中國的海空軍實力和國際資產在退出國際社會的情況之下,只能在逐漸陷入饑寒交迫中勉力支持。換句話說戰爭的慘烈程度將會影響台灣內部的社會結構。如果中共的內應多,中導致中國勢力被徹底掃地出門的話,台灣本土派勢力是可以廢掉華語,用日語或者是本土語言,來取代華語;台灣將不再是一個漢語系的國家。但如果大陸來的這批移民總體上來留在台灣的話,台灣將來很可能仍然是個漢語國家。

Q:為什麼西藏問題促使中國、印度之間衝突不斷、終須一戰?

劉仲敬回應:中亞和東南亞這兩個既是歷史上,既是印度帝國又是中華帝國輻射區,在現實政治上又是兩個正在崛起的強國勢力交錯的地區,必然會是衝突最激烈的地方。

印度是一個帝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係其實相當於辛亥革命後一分為二的大清國。假設在辛亥革命後,當時的大清宣統皇帝在張作霖等人的支持之下,將首都遷回到滿州的瀋陽去。歷史將會發展成中華民國控制長城以內的18省,而長城以外的地區繼續維持在滿洲皇帝統治下的狀態。原本在英國統治之下的印度是個穆斯林帝國,如同是滿清帝國統治大明國遺產那樣,印巴分治就相當於一道長城,隔開了印度教地區和伊斯蘭教地區,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殘存著許多帝國結構的特徵。

印度內部還面臨著譬如說泰緬人,或者說是各地方小邦跟印地語地區不合;這放在中國就等於說是百越各省跟中原各省的不合。印度自身有進一步解體為拉美式小國的趨勢;但目前能夠維持帝國結構的主要一個原因是,印度繼承了大英帝國的帝國遺產。而西藏問題對於印度來說,一開始從外交技術上來看便是印度帝國繼承大英帝國在西藏的既得利益,而跟中國在西藏地區發生直接衝突的結果。中國廢除達賴喇嘛的西藏政府是中印邊界衝突的主要原因,而不是說是這一塊地區——封建時代有多重宗藩關係的地區該歸誰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