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亮觀點:台積電、台灣,一條繩上的二個螞蚱

2020-06-12 07:00

? 人氣

台積電赴美設廠的風險,及其對台灣的影響。(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積電赴美設廠的風險,及其對台灣的影響。(資料照,柯承惠攝)

我二星期前寫,「 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一文裡,談到台積電要在美國興建晶圓廠,會是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台灣的生存。當時以為這篇文章就像過去在風傳媒發表的46篇一樣,是「見光死」,基本上有幾千人瞧瞧就偷笑啦,頂多三天就没人上了。結果這篇到目前己有28萬人次,成了「自走砲」,大吃一驚。後來自家閉門、檢討一下,想來想去,大概是因為有「台積電」三個字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既然如此,司馬亮就再重操舊業,把台積電的風險做一個完整的說明,顺便補齊前面因為篇幅有限,省略的部份。其實台積電的風險,在它每年送到美國的證管會(Security Exchange Commission)的文件都有說明,司馬亮在此不過是簡單的解說而己。

台積電是一個高風險的公司

台積電是一個代工廠,基本性質和鴻海没有差別。別家公司的產品設計和市場,台積電不過是代替製造而己。所以只是產品鍊中間的一環,是一個被動、不能自主的高科技公司。但是由於產品銷售的環境(比如說手機的快速更新、聖誕節的旺季)、生產線的更新、和工廠設備的需求,又有一些特别時間、品質的挑戰。

基本來說,由於技術、資金和時間、品質的要求,台積電是一個高風險和需要高報酬率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本來就不該在台灣產生,應該存在於美國、歐洲或中國大陸,有客户、資金的大市場。但是由於歷史的陰錯陽差,台積電三十多年前落腳在台灣(張忠謀的失意、蔣經國的招攬和支持、美國公司的退出)。但是最終、最適合生存的地方還是美國、歐洲或中國大陸。

這就是為什麼在「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一文裡說,開放台積電去美國做這樣的投資、不但是消滅了台灣最需要的高科技的工作,而且是肉包子打狗,台積電一去就不回來了。

細說台積電的風險

基本上台積電的風險可以分成幾個大塊:客户來源、製造環境、管理階層和資金來源。

客户來源:台積電的客户集中在手機市場(50%)、其中最大為蘋果(23%)、華為(14%)。由於產品製造用是最新的技術(5、7奈米技術),不但是最賺錢的,而且更是用來支付昂貴的設廠費用。這兩個大客户生意的損失對台積電的生存會有很大的威脅。

華為去年為台積電貢獻一千多億營收,依法人預測,貢獻最多的為蘋果。(圖:flickr)
華為去年為台積電貢獻一千多億營收,而在手機市場中最大客戶為蘋果。(圖:flickr)

蘋果今後新手機的生意一定會有相當的下跌,第一,當然是因為新冠肺炎,全世界經濟崩潰,美國四千萬人失業。中國停工,生產線停顿。第二,幾年前蘋果和高通(Qualcomm)打官司,拒付執照費,雖然後來合解,但是蘋果的新5G手機晚了,要到今年才出。問題是在美國經濟崩潰的時候,今年的聖誕節有幾個消费者會買一千多元新手機?肯定不多啦!那蘋果會對台積電會下多少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