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式生意學:靈活爭取全球訂單 ─《開創新能源時代:台灣太陽能教父左元淮的傳奇人生》選摘(2)

2017-05-15 05:30

? 人氣

元淮樂觀地預測,這只不過是太陽能市場起飛的預兆,等德國再生能源優惠電價補助政策的推行更加確定之後,其他國家勢必會跟進。圖為德國環境部(UBA)內屋頂的太陽能板。(資料照,顏麟宇攝)

元淮樂觀地預測,這只不過是太陽能市場起飛的預兆,等德國再生能源優惠電價補助政策的推行更加確定之後,其他國家勢必會跟進。圖為德國環境部(UBA)內屋頂的太陽能板。(資料照,顏麟宇攝)

德國推出再生能源優惠電價補助政策之後,太陽能市場有了顯見的成長,但是2002年,在對於紅綠聯盟連任的高度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此政策的前景仍然可慮,太陽能產業因此進入一段相當不穩定的動盪期,許多德國公司暫緩甚至取消訂單,茂迪的士氣之低靡可想而知。元淮的保命方法是以日本這一類的次級市場做為緩衝,但他深知這只是短期的應急之道,畢竟歐洲市場至少占有茂迪五○%以上的產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等待情勢好轉的這段期間,茂迪取得了像是立法院或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等象徵性太陽能模組安裝標案,但是政府對於民間太陽能的推廣輔助不足,相較於人口十倍之多的日本,有二十MW的市場,台灣卻只有○.五MW,國內市場相當有限。反觀成長中的中國市場卻是全然不同的局面,因此元淮將更多重心放在開拓中國市場,而他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時期建立的豐富人脈,成了大中華區業務主任廖誠昌的最大助力。廖誠昌不論到哪間公司,只要提到老闆的大名,幾乎都會獲得高規格待遇,努力開發市場的他,在這樣的利基點下因而簽下許多訂單。但以公司的長遠成敗來看,日本和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實在無法和德國市場相提並論。

直到德國紅綠陣營於九月二十二日獲得連任,訂單才開始大量回流,茂迪還得到太陽能世界公司的空前大訂單,挪威再生能源公司的高速整合也讓茂迪取得史無前例的龐大矽晶貨源。在這一番榮景中,茂迪的產能由二○○二年的八MW,提升到二○○三年的十七MW,年營收由五.一八億大幅成長到一○.五八億,茂迪光電更在二○○三年榮登世界規模第十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商,並以台幣四十三元成為台灣第一間太陽能上櫃公司,而這時茂迪公司總營業額的八○%以上已來自台南光電事業部。

20170322-德國綠能專題,德國不萊梅bremen,不萊梅周邊附近民宅屋頂上的太陽能板。(顏麟宇攝)
紅綠聯盟連任的高度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此政策的前景仍然可慮,太陽能產業因此進入一段相當不穩定的動盪期。圖為德國民宅屋頂上的太陽能板。(資料照,顏麟宇攝)

二○○四年,全球太陽能市場需求成長四○%,茂迪持續以一六%的轉換效率、價位品質兼具的競爭力,在三十五GW的全球產能中占有二.七%的產量,晉升為世界第九大太陽能電池大廠,同時也是亞洲除了日本之外,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公司。

需求大暴漲的市場勁道下,在多年的價格下跌後,太陽能電池的價格反向成長了至少三○%,儘管茂迪的三條生產線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生產,滿滿的訂單依然必須等到二○○五年才得以交貨。元淮有了福田的襄助,取得董事會對興建南科二廠這座未來生產大本營的支持,在趕工期間,他還說服董事會加碼投資九百萬美元,到了二○○五年十一月,產能已由每個月生產一百六十萬片電池,提升到兩百五十萬片。

元淮樂觀地預測,這只不過是太陽能市場起飛的預兆,等德國再生能源優惠電價補助政策的推行更加確定之後,其他國家勢必會跟進,太陽能產品的效能不但能夠再次突破,藉由大規模生產,生產成本和售價更會持續下滑,刺激商品普及化,成長空間看似無窮無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