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數千間空教室 寧閒置也不給身心障礙者使用

2016-11-28 08:40

? 人氣

台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謝榮懋
台北市立文山特教學校校長謝榮懋表示,孩子在特教學校接受生活教育訓練,「如果在畢業出校門後,社政單位沒有接手,前面的教育都是白費了」。(曾原信攝)

文山特教學校校長謝榮懋就表示,孩子在特教學校接受生活教育訓練,「如果在畢業出校門後,社政單位沒有接手,前面的教育都是白費了」。因缺乏足夠的收容機構,台北啟智學校與文山特教學校歷年畢業生中高達5成只能留在家裡,除了不利於自立,也可能因缺乏社會互動而造成身心退化,為此,家長甚至頻頻向校長提出「自願留級」,但無奈並非解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1110-SMG0035-風數據/身心障礙專題。除了回家,還能去哪裡?切割圖5
 

要解決小作所的不足,學校的無障礙環境及深入鄰里特性正是增建小作所的不二選地,然而,身心障礙用途的「鄰避性」遠比公共托育、托老強得多,因而受到更多來自周邊歧視眼光的阻礙。許立民說,為了這件事,已找了3、4位校長來局內聊,感覺校長都怕怕的。至於效果如何?許立民直言,「應該…還要再努力」、「目前看起來不是那麼順暢」。事實上,根據側面了解,對於釋出校地一事,竟有學校擔心會影響學生升學,此一現象也更加突顯許多學校只顧自己、忽略他人的自利心態。

許立民呼籲,公共空間應該給大家用,無論是照顧老年人或身心障礙者,都是社會的需要,若大家都堅持本位主義,會引發很多困擾。他說,台北的空間相形之下較少,很難找到新的或比較恰當的場地,有時需要互相配合,大家不該抱持「學校歸學校、社會歸社會」的心態,我們常講要「接納不同」,有時身心障礙者進入學校,對學生來講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歷程。

台北市社會局長許立民24日專訪。(陳伯聖攝)
台北市社會局長許立民表示,身心障礙者進入學校,對學生來講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歷程。(陳伯聖攝)

由於規劃進入學校的機構主要為小型日間作業所,許立民說,小作所內的身心障礙者人數是很固定的,不會今天多5個人,明天又多10個人,也不會天天有不同的人,就像學校某一部份的成員一樣,校園內的學生也可以跟他們互相認識;而且小作所也有輔導教育管理,也有教保員,並不會特別危險。希望校方與家長都能敞開心胸,接納這些需要更多照顧的孩子。

曹愛蘭也認為,學校往往有自私的想法,以為用電子圍籬把校園隔離出來,校外的一切就事不關己了,但學校也是社區的一部分,因此,學校的用地也應該與社區的人共用,「一定要把學校打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