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修道院,我的清真寺 賽普勒斯修復古蹟也修補族群裂痕

2016-07-25 09:00

? 人氣

賽普勒斯人民透過修復古蹟來追求族群和解(美聯社)

賽普勒斯人民透過修復古蹟來追求族群和解(美聯社)

自1974年爆發土、希嚴重種族衝突後,地中海東部島國賽普勒斯(Cyprus)就此一分為二,北屬土耳其裔穆斯林,南歸信奉希臘正教的希臘裔,雙方對峙連帶導致島上眾多宗教建築及歷史古蹟遭到破壞,成廢墟數十年之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近年南北兩端終於化干戈為玉帛,雙方正著手進行文化復興計畫,打算攜手將這些象徵土、希文化融合的建築古蹟一一恢復原狀,更藉此修復彼此間的裂痕,建立友誼,為數百年來的衝突畫下句點。

賽普勒斯土耳其裔紀念1974年土耳其入侵戰爭(美聯社)
賽普勒斯土耳其裔紀念1974年土耳其入侵戰爭(美聯社)

水火不容 南北分治逾40載

賽普勒斯地處歐亞交界,自古以來時常被外來勢力佔領。由於島上居民77%為希臘人,土耳其裔僅佔18%,自1960年從英國獲得獨立後,雙方零星爭執不斷。1974年賽普勒斯國民警衛隊策動政變,企圖將賽普勒斯併入希臘,土耳其以保護土裔為由出兵。

隔年,北方土裔在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賽普勒斯土耳其聯邦國」(Turkish Federated State of Cyprus),1983年更名為「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TRNC),但不受土耳其以外的國家承認。

聯合國為了解決賽普勒斯問題,時任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於2004年推動賽普勒斯統一公投,計劃建立一個由2個國家組成的聯邦國家。雖然北部土裔多數投下贊成票,但在南部希裔居民多數反對下,此計劃宣告破局。

賽普勒斯人民透過修復古蹟來追求族群和解(美聯社)
賽普勒斯人民透過修復古蹟來追求族群和解(美聯社)

跨越信仰藩籬 攜手修復文化遺產

儘管南北至今仍然分治,2008年賽普勒斯與北賽普勒斯一同成立文化遺產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 on Cultural Heritage),認定賽普勒斯島上的文化遺產有其重要性,尤其是荒廢多時的宗教場所,雙方應當一齊復興之。

該委員會目前決議第一階段將修復40座古蹟,此後尚有80餘座。其中在南方由希裔把持的賽普勒斯地區,已修復的伊斯蘭古蹟包括4座清真寺、鄂圖曼時期的水磨坊和土耳其浴場。委員會的一員、希裔賽普勒斯政治人物哈迪達馬修(Takis Hadjidemetriou)說,「我們設法多認識、信任彼此,並學習對方的歷史。」

賽普勒斯土耳其裔紀念1974年土耳其入侵戰爭(美聯社)
賽普勒斯土耳其裔紀念1974年土耳其入侵戰爭(美聯社)

與此同時,北方土裔掌控的北賽普勒斯也修復了希臘正教相關建築。文化遺產技術委員會的土裔賽普勒斯人通恰伊(Ali Tuncay)向《美聯社》(AP)表示,這項計畫至今最大的成就是達成跨信仰協議,成功修復了位於賽普勒斯東北角的阿波托羅斯安德列修道院(Apostolos Andreas Monastery)。這座修道院是為了紀念耶穌12使徒之一的聖安德魯(St. Andrew)而建造。

修復工程的費用預計約600萬歐元(新台幣2億500萬),來自賽普勒斯島上2個主要的穆斯林與希臘正教機構。通恰伊說,「這些古蹟不再只是對方文化的古蹟,它們是我們共同的遺產,我們應該為了後世好好保護、保存它們。」

聯合國期盼成為典範

目前,考古學家和建築師正著手計劃修復位於北方米爾圖(Myrtou)的阿喬潘特雷蒙那斯修道院(Agios Panteleimonas Monastery)。「這些建築屬於賽普勒斯人真正的歷史,是土裔和希裔一同擁有的。」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的監督翁卡(Salih Onkal)如是說。

第一階段約72萬歐元(約合台幣2540萬)工程款來自歐盟基金,用來加強修道院的沙岩牆。翁卡希望能以一樣的木材、砂岩塊和泥磚修復阿喬潘特雷蒙那斯修道院,使其回歸原本輝煌的樣貌。

據委員會的通恰伊(Ali Tuncay)觀察,聯合國認為賽普勒斯的文化重建計劃可以成為其他因宗教而分裂的國家的典範,例如巴爾幹半島的穆斯林國家科索沃(Kosovo)。通恰伊說:「我們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可供他人作為借鏡。我們告訴人們文化可以被作為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工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